鹤壁国土绿化方案出台争取落地国储林基地项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11月1日,鹤壁出台《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总体目标为全市完成营造林规模亩,其中,灾后重建造林亩、新建造林亩、森林抚育亩。

重点项目↓↓↓

在西部山区和东部岗坡完成太行山防护林建设任务亩,其中,灾后重建人工林亩,封山育林亩,退化林修复亩,新造人工林亩,飞播造林亩,退化林修复亩。

坚持“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实施一批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培育发展林业产业。以创建省级、市级园林式(绿化模范)单位为目标,建设一批园林式工厂、庭院,改善园区、厂区等绿色景观。

严格按照国储林基地建设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争取贷款落地3亿元以上(浚县0.8亿元、淇县1亿元、淇滨区0.4亿元、鹤山区1亿元)。结合山区绿化、廊道绿化等项目,完成国储林基地建设3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鹤壁市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国土绿化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森林鹤壁建设,有效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国土绿化会战,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的国土绿化总体安排,坚持科学绿化工作主线,统筹灾后重建和新造林两大重点,突出山区绿化、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廊道绿化提升4大主攻方向,实施30个重点绿化项目,全面完成我市承担的森林河南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全市完成营造林规模亩,其中,灾后重建造林亩、新建造林亩、森林抚育亩。

(一)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造林。针对暴雨洪灾造成的林木冲刷被毁、淹没致死等情况,开展大规模灾后重建造林工程,通过在原有造林地块重新造林和补植补造,尽快恢复提升原有林地景观。完成重建造林和修复任务亩,其中,人工造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40亩、示范区亩),封山育林亩(淇县),退化林修复亩(淇县亩、淇滨区亩)。

(二)加快新建造林。以科学绿化示范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我市科学绿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完成新造林亩,其中,人工造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0亩、开发区亩、宝山经开区亩、示范区亩),飞播造林亩(淇县),退化林修复亩(浚县亩、淇县亩、鹤山区亩)。

(三)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经济林,积极培育优质良种苗木。发展经济林和苗木花卉亩,其中特色经济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发展种苗花卉2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四)加快森林特色村镇创建。以淇河、大运河、南山大道等重要廊道两侧村庄为重点,推进建设8条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和提升森林乡村87个(浚县22个、淇县37个、淇滨区10个、山城区5个、鹤山区8个、开发区3个、示范区2个)。

(五)加快森林质量提升。科学实施森林抚育,结合灾后重建工作,清除倒伏木、弱势木,改造过密林、纯林,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持续提高森林质量。完成森林抚育亩(浚县5亩、淇县8亩、淇滨区3亩、山城区亩、鹤山区0亩)。

(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义务植树基地30个,组织义务植树万人次,义务植树万余株,全市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

三、重点项目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突出抓好山区绿化、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廊道绿化提升等30个重点项目。

(一)山区绿化。在西部山区和东部岗坡完成太行山防护林建设任务亩,其中,灾后重建人工林亩,封山育林亩,退化林修复亩,新造人工林亩,飞播造林亩,退化林修复亩。

1.浚县太行山防护林项目。在象山、善化山、同山等洪灾损毁防护林重新人工造林0亩。结合矿山修复项目,在象山、白寺山等处实施新造林亩、退化林修复亩。

2.淇县太行山防护林项目。灾后重建人工防护林亩、封山育林亩、退化林修复亩。在金牛岭、尖山一带新造人工林亩,在庙口—黄洞一带飞播造林亩,在云梦山一带实施退化林修复亩。

3.淇滨区太行山防护林项目。在淇河两岸防护林灾后重建人工林7亩、退化林修复亩。在大河涧乡谭峪村、马横岭村一带实施荒山新造林2亩。

4.山城区太行山防护林项目。实施荒山造林亩。

5.鹤山区太行山防护林项目。灾后重建人工林亩。在姬家山乡西部山区新造人工林1亩、退化林修复亩。

建设标准:一是提前平整修筑施工通道,架设输水管道,布置提灌、发电设备,确保栽苗后及时浇水。二是采用机械挖坑、人工培土作业模式,提高整地质量,鱼鳞坑规格不小于1.2米×0.8米×0.5米,条形沟宽高不低于0.8米×0.6米。三是选择五角枫、金叶榆、复叶槭、黄连木、黄栌、侧柏、白皮松、油松以及山桃、山杏、文冠果、柿树、乌桕等乡土树种建成混交林,增加色叶树种、观花树种使用比例。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二)农田林网建设。在东部平原区完成农田林网和防风固沙林建设任务3亩,其中灾后重建2亩、新建林网亩、防风固沙林亩。

6.浚县农田林网建设项目。在小河镇、卫溪街道、白寺镇等受灾地区修复重建高标准农田林网余公里,折合造林面积2亩。

7.淇县农田林网建设项目。重建西岗滞洪区内损毁农田林网亩。结合北阳镇、西岗镇乡村公路、生产道路恢复重建,新建农田防护林网30余公里,折合造林面积亩。

8.浚县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在沙化土地严重区域通过造林绿化和农林间作,营造防风固沙林亩。

建设标准:一是对不完整及因灾损失的林网用大规格苗木补植补造。二是在田间道路路肩、沟渠两岸各栽植1—2行楸树、无絮杨、中山杉、泡桐等乔木,部分节点适量搭配花灌木和常绿灌木,丰富绿化景观。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规划局、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三)廊道绿化提升。在河渠、公路两侧建设生态廊道14亩,其中灾后重建亩,新建和提升改造廊道绿化面积亩。

9.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廊道完善提升项目。重建因洪涝灾害损毁林木亩(淇县)。对防护栏外50米范围内(一级保护区)现有7.1公里空档进行补植完善,对现有生态廊道中林木栽植密度或郁闭度不够、林分质量不高的区域进行提升改造,完成新建和提升改造绿化面积亩(淇县1亩、淇滨区亩、开发区30亩)。

10.淇河生态廊道绿化建设和修复项目。洪灾受损淇河廊道绿化修复亩(浚县亩、淇县亩、示范区亩)。完成淇河石河岸拱水坝以下淇河红飘带、坝顶路拓宽、硬化、绿化美化等,建设长度24公里,绿化面积亩(浚县亩、淇县亩)。

11.其他河流生态廊道绿化建设和修复项目。完成卫河、共渠、汤河、羑河、金线河、思德河等洪灾受损河流湿地、廊道绿化修复亩(浚县2亩、淇县亩、淇滨区亩)。

建设标准:一是搞好河道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工程,提升河道水域景观,提高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功能。二是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种植高杆树木。三是淇河、大运河等河堤岸线绿化带内要规划建设完整的绿道设施,与上游绿道贯通、衔接,绿道两侧以高大乔木为主,配置多种观赏树木形成四季变换、高低错落的生态景观;在交叉路桥两侧打造景观,提升景观内涵;绿化带向外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工程。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林业局等。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绿化任务的80%以上。年4月底前淇河两岸(堤顶)道路全面贯通、硬化。

12.大海线淇滨区段廊道绿化景观提升项目。全面提升廊道绿化景观水平,完成面积亩。

13.受损道路廊道绿化重建项目。对蓄滞洪区水淹损毁道路廊道绿化重新建造亩(浚县6亩、淇县亩、鹤山区亩、开发区40亩)。

14.公路廊道绿化提升项目。以旅游线路、乡村道路、景观节点等绿化提升为主,实施廊道绿化提升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40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开发区亩、宝山经开区亩、示范区亩)。

建设标准:一是路肩行道树选择楸树、法桐、白蜡、金叶榆等落叶乔木树种,原生冠苗,整齐划一,胸径不低于7厘米,行道树下配置紫荆、木槿、紫薇、红叶石楠球等花灌木,丰富景观层次。二是路肩要整齐,路肩和边沟播种波斯菊、蜀葵、二月兰等草本花卉。三是两侧边沟外防护林带宽度为国道不超过5米,省道不超过3米;其中,乔木树种要达到80%以上,苗木胸径不低于6厘米,常绿树种占40%以上。四是高低搭配,常绿、落叶搭配,绿叶、彩叶搭配,观形、观花搭配,高起点一步成景。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宝山经开区、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林业局等。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公路两侧绿化任务亩,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四)森林乡村示范带建设。结合灾后重建和美丽乡村综合整治工程,建设8条森林乡村示范带,按照省级以上森林乡村建设标准,分别在淇河、大运河、南山大道、大白线、大海线、国道、鹤浚快速通道、高云线、时沈线等河流、道路两侧的村庄绿化美化,同时绿化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年度建设和提升森林乡村87个、新增乡村绿化面积2亩(浚县22个村、亩,淇县37个村、亩,淇滨区10个村、亩,山城区5个村、亩,鹤山区8个村、亩,开发区3个村、47亩,示范区2个村、40亩)。

15.淇河森林乡村示范带。在淇河全线左右两岸特别是沿淇步道附近,高标准实施乡村绿化美化项目,打造森林乡村16个,新增绿化面积亩。重点打造浚县北纸坊、前公堂,淇县礼河屯、杨晋庄、马庄、方寨、霍街、马湾、闫村、臧口,淇滨区安乐洞、纸坊、白龙庙、桑园,示范区石佛寺、冯庄等村。

16.卫河森林乡村示范带。在卫河浚县段左右两岸特别是灾后重建区,重点打造森林乡村浚县秦禹庄、罗庄、朱庄、南老观嘴、周村、王村、蒋村、侯村等8个村,新增绿化面积亩。

17.南山大道森林乡村示范带。在南山大道两侧重点打造森林乡村淇县马圪垱、王洞,淇滨区刘庄、辛村、下庞、许沟等6个村,新增绿化面积亩。

18.大白线森林乡村示范带。在大白线两侧重点打造森林乡村鹤山区焦家沟、前蜀村、后蜀村、龙宫、窦马庄、大吕寨、王吕寨、毕吕寨等8个村,新增绿化面积亩。

19.大海线森林乡村示范带。在大海线两侧重点打造森林乡村浚县后屯、东王渡、西雷村、伯僚,淇县大车、马庄、关庄、余庄、南四井、北四井、小滹沱、上曹、大滹沱、仙谈岗、东场、庙口、葛箭、老庄、三王庄、大李庄、形盆、土门等22个村,新增绿化面积亩。

20.国道森林乡村示范带。在国道两侧重点打造森林乡村淇县思德、七里堡、桥盟、新庄、王庄等5个村,新增绿化面积亩。

21.鹤浚快速通道森林乡村示范带。在鹤浚快速通道两侧重点打造森林乡村浚县东许庄、前岗等2个村,新增绿化面积43亩。

22.高云线—扶贫路森林乡村示范带。在高云线—扶贫路两侧重点打造森林乡村淇县小屯、北阳、小庄、卧羊湾等4个村,新增绿化面积97亩。

23.其他部位森林乡村示范村建设及原有森林乡村灾后重建项目。一是重点打造其他部位森林乡村浚县双庙、单庄、袁庄、瓦岗、北张庄、聂渡,淇滨区卓坡、上峪,山城区柏落、店庄、西石林、南唐、三家村,开发区李福营、董庄、姬屯等16个村,新增绿化面积亩。二是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森林乡村的村庄,结合灾后重建高标准进行绿化完善提升,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力争达到更高一级的森林乡村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参照国家级森林乡村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施工。大力提倡果树进村、立体绿化、见空插绿,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选用无飞絮、无污染、抗病虫、抗干旱、耐水涝、耐低温的优良树种。在村庄周围、乡间道路、田间地头栽植无絮杨、银杏、白蜡、法桐、五角枫、国槐、榆树等乔木,在房前屋后、街巷游园见空插绿种植核桃、苹果、柿树、石榴、枣树、桃、杏等果树,在围墙、庭院立体种植爬墙虎、葡萄、紫藤、凌霄、竹子等,营造乔、灌、藤合理搭配,绿荫、观花、观果兼具的乡村绿化景观。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10月底前一村一策完成森林乡村规划设计任务,11月底前完成村庄环境整治,12月底前完成绿化建设任务的80%以上。

(五)其他林业重点项目。坚持“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实施一批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培育发展林业产业。以创建省级、市级园林式(绿化模范)单位为目标,建设一批园林式工厂、庭院,改善园区、厂区等绿色景观。

24.特色经济林建设项目。以大伾山、云梦山、古灵山、五岩山等风景区和黄洞、金山、七里沟、黄庙沟、南山、淇河湿地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旅游线路为依托,规模化、特色化、有机化发展优质特色经济林果产业,持续打响云梦山樱桃、古石沟花椒、王家辿香椿、善堂油桃、桑园果桑、蚂蚁山核桃、鹤鸣湖甜桃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品牌。发展经济林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

25.绿化苗木花卉基地建设项目。以服务全域国土绿化、国储林基地建设为目标,以乡土树种为主,培育无絮杨、五角枫、黄连木、侧柏、臭椿、国槐等优质绿化苗木;以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目标,科学引种驯化七叶树、复叶槭、樱桃、苹果、桃、李等兼具观赏效果、防护功能、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培育绿化苗木2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

26.国有苗圃灾后重建项目。恢复重建损毁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恢复苗圃的生产能力,完成种苗基地建设亩(浚县亩、淇县亩)。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政府。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27.国储林基地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储林基地建设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争取贷款落地3亿元以上(浚县0.8亿元、淇县1亿元、淇滨区0.4亿元、鹤山区1亿元)。结合山区绿化、廊道绿化等项目,完成国储林基地建设3亩(浚县亩、淇县亩、淇滨区亩、山城区亩、鹤山区亩)。

建设标准:按照国储林项目建设技术要求,科学编制年度国储林基地项目作业设计,经评审通过后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建设任务,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28.国储林基地灾后重建项目。全市国储林基地项目需灾后重建亩,其中恢复重建亩、补植补造亩(已分解至山区、廊道、林网等项目)。

建设标准:按照国储林项目建设技术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科学选择适生、抗性强的树种,按照已批复的作业设计进行灾后重建施工。灾后重建与已批复的作业设计不一致的,需报原审批单位重新进行批复,履行作业设计变更程序后方可进行施工。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3月底前完成绿化建设任务,其中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的80%以上。

29.森林抚育项目。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固碳能力为目标,以现有公益林、速丰林和经济林为主,采取疏伐、定株伐、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措施,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增加碳汇储备、林果产量和经济收入。完成森林抚育亩(浚县5亩、淇县8亩、淇滨区3亩、山城区亩、鹤山区0亩)。

建设标准:对郁闭度过大的中幼龄林,采取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等方式进行抚育,调整林分结构;对遭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灾害危害的林分,采用卫生伐方式进行抚育;对近年来新成林的有林地,采用割灌、修枝、定株、松土除草等措施进行抚育;对林苗一体林和纯林,采取适当移植或间伐,补种其他乔木树种等方式进行抚育改造;对洪灾受损林地进行倒木伐除、更新补造;对现有林地提升改造,逐步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季相,防护功能强、景观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常绿落叶、针叶阔叶混交林,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目标。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林业局。

完成时限: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0.创建一批园林式(绿化模范)单位。以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单位评价标准为指导,每个县区新建市级以上园林式工厂3个、居住小区2个、学校2个、医院1个,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化水平。

建设标准:参照省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评价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提升,达到创建标准,并被命名。

责任单位: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政府,开发区、宝山经开区、示范区管委。

配合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林业局等。

完成时限: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承担起国土绿化冬春会战的主体责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检查,研究解决会战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各县区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将科学绿化理念贯穿规划设计、树种选择、栽植、管护等植树造林全流程,谋划抓实当地林业重点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冬春会战工作。各县区要把造林任务、重建工程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路段,倒排工期,狠抓进度,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明确部门职责。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服务、跟踪督导等,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城区绿化和园林式单位评价和推荐等;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林网、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水土保持林的规划和建设;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负责绿化用地的规划协调和矿山复绿;教育部门负责督导校园绿化;卫生医院绿化;公路部门负责督导国省道路、县乡村道等路肩绿化;财政部门负责绿化专项资金的筹集拨付等。

(三)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各县区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挖用地潜力,科学划定绿化用地,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退化林地草地等为主开展绿化。鼓励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增加村庄绿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规范、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依法合规开展铁路、公路、河渠两侧,湖库周边等绿化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依规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四)完善管护机制。各县区要制定本辖区长期有效的林木管护制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有固定的管护资金投入,有固定的专业管护队伍和管护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的责任区段,有具体的日常管护标准和内部督查方案,农田林网树木要有专人负责管护,确保栽得下、保得住,持续巩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五)严格督导检查。市、县区要分别成立督导组,加强对国土绿化会战工作的督促检查,实行重点工程、重要节点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确保年12月底前建设任务大头落地。对任务完成好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单位限期整改。

责编:刘安琪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wq/10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