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人都会出现贫血。如果纠正贫血不能及时,长期贫血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甚至导致死亡。
引起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脏衰竭后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其它原因还有:尿毒症致使胃肠功能减退,使营养物质包括铁、叶酸等吸收障碍,造成造血原料缺少;毒素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此外做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问题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进一步加重贫血。所以治疗尿毒症患者贫血的重点是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
怎样使用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
现在临床上常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透析病人贫血。临床使用时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效果更好,推荐患者在非透析日在家自己皮下注射促红素(如腹壁)。也可选择在血透室透析完成后静脉推注。常规剂量:促红素每周一次,益比奥1万单位一支(瓶装);济脉欣单位/支(预冲式/自带针管)。
血透患者建议使用促红素将血红蛋白控制在-g/L的范围。根据患者的活动量和合并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控制范围。
促红素建议在4°C保存。气温高的时间请用小冰袋保存促红素。使用促红素当天建议不使用尿激酶封管。
肾性贫血该补充哪些造血原料
肾性贫血需要补充造血原料,这些造血原材料包括:铁剂(口服或静脉)、叶酸(1-2片/次,每日三次)、维生素B12(肌注,每周一支)。铁剂有静脉用铁剂(如蔗糖铁和右旋糖酐铁,每次补充2支,每周三次,共计5次10支一疗程。注意静脉铁过敏、加重感染等的副作用)。铁剂也有口服制剂,如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每次1-2片,每日一次。最好空腹服用,吸收更好。必要时可以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加强吸收。
血液透析患者应定期做血常规检查和铁指标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每月一次,稳定期可每三月一次)。随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促红素和铁剂的剂量,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