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尿毒症,想必大家联想到最多的就是「绝症」、「换肾」、「透析」之类的词语,很多人对尿毒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它是一种重病,非常难治疗,而且治疗费用昂贵。
看了论坛及知乎上很多尿毒症患者的自述,事实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与早发现早治疗紧密相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需要正视和积极治疗。
尿毒症是肾脏功能因某些原因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后而产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它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尿毒症一般直接导致人体无法正常排出代谢产物,因此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如水肿等症状,具体早期症状如下↓
尿毒症早期有哪些症状?
1、胃口不佳及全身不适
尿毒症可牵连到多个器官、系统,最早感觉的不适是不想吃饭、肚子不舒服、浑身乏力,之后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烂、嘴里又一股尿臭味。
2、贫血
尿毒症患者之所以会引起贫血是因为当体内蓄积的代谢产物如“酚及其衍生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另外一些毒物如“胍及其衍生物”可缩短红细胞生存期;同时严重的肾组织损害时会导致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
3、浮肿
由于肾脏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直接导致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而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会出现在踝部及眼脸部,休息后消失,严重时发展成全身浮肿。
那么,疑似有尿毒症该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渗透压降低,夜尿量大于日尿量;
尿量减少,多数在ml/天以下;
尿蛋白为+~+++,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
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若能发现粗而短、均质性、边缘有裂口的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2、肾功能检查
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肌酐清除率下降,但血肌酐不升高;
在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虽已升高,但病人无尿毒症临床症状,亦无代谢性酸中毒;
在尿毒症期,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3、血生化检查
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较明显,多低于30g/L;
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
4、血常规检查
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多数情况仅有40~60g/L;
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
红细胞沉降低,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一般尿毒症患者该如何治疗?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主要方法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血液透析机进行毒素和水分分离后再回输体内。血液透析就相当于一个高级的筛子,把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过滤出去。
一般来说,越早开始透析的患者,受到的痛苦越小。这种透析模式最大的缺点在于必须保证每周3医院进行透析,但效果明显,每透析一次,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主要方法是在患者肚子上放置一个管,每天分次将透析液通过管子放进肚子,利用腹膜进行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排出。
腹膜透析的优点是不需要每周3医院,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做,但需要定期消毒保持无菌状态。比较适合白天工作忙和上学学习紧的人群,也比较适合医院的患者。
3、肾移植
很多人以为肾移植可以一劳永逸,确实肾移植后不用再收到透析的折磨,但肾移植后对于用药和饮食的要求更高。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抗排异治疗,目前我们常用的抗排异药物大概在左右每个月,而且服用抗排异药物是终身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感染的情况,一般的普通感冒对他们都是致命的。
目前世界上对于肾移植后的患者生存时间统计结果表明:1年存活率为95%,10年存活率仅有68%。
结语:虽然尿毒症很可怕,但也希望命运多舛的尿毒症患者能够勇敢的对面疾病,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式,获得更高质量的术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