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团队 http://m.39.net/news/a_6185382.html
原本就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或者已怀疑自己患有肾病的朋友,去医院看医生必查的项目之一就是血肌酐(SCr),这也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一项指标,与血肌酐一起的还有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尿酸(UA)及肌酐清除率(CCr)或肾小球滤过率(GFR)等都会同时检查。看肾功能是否有问题,朋友们谈到更多的就是血肌酐(SCr)这一项指标,肾科大夫很重视,肾病患者也很看重。血肌酐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并不能说明患者的肾功能就一定是正常的。但若发现患者的血肌酐升高了(超过正常范围),则多提示患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受损。当血肌酐刚发现升高之后,关键在于它还可能继续升高,在一过程可长可短,血肌酐从多μmol/L继续升高多或多μmol/L,甚至多或多μmol/L,血肌酐到了μmol/L以上或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5ml/min以下,肾病就处于尿毒症水平或就可以诊断尿毒症,到那时大多需要接受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患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让血肌酐继续上涨,至少让血肌酐上涨速度减缓,或在相当长时间内让血肌酐几乎不上涨。我们发现,血肌酐刚发现升高后,肾友应进行“三步走”,多数可以与尿毒症无缘。1.找到并纠正潜在病因或诱因要知道,引起血肌酐升高的病因与诱因有很多,与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有关的血肌酐升高,有肾前性、肾后性与肾性等原因。其中,肾前性主要与血容量不足有关,如高热、大量出汗、消化道大出血及过度利尿等;肾后性主要与尿路梗阻有关,如输尿管结石、泌尿系出血的血块阻塞、肾乳头脱落坏死组织阻塞及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尿路梗阻等;肾性主要与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药物与毒物损伤等有关,这其中还包括肾小球原因、肾小管间质原因及肾血管原因等方面,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A肾病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引起的血肌酐升高为肾小球原因,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及尿酸性肾病等引起的血肌酐升高为肾小管间质原因,肾动脉狭窄为肾血管原因。第一步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找出这些病因或诱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绝大多数升高的血肌酐是可以逆转的,因为它们多数属于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2.避免其可能的各种影响因素第二步则是避免其可能的各种影响因素继续损伤肾脏或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做些文章:一是避免某些药物或毒物再伤肾脏,尤其是解热触痛剂、氨基甙类抗菌素、用于检查的造影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与中成药及汞等重金属制剂等等;二是不能再让肾脏经常处于缺水状态,如发热与大量出汗者应记得补充水分、消化道大出血应补充血容量、对于水肿患者不应过度利尿等等;三是防止再发感染性疾病,对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患者应规范治疗并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四是尿路梗阻解除后避免再发肾与输尿管结石并阻止泌尿系出血等;五是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糖、高血压及肥胖等疾病,它们都会进一步伤害肾脏;六是积极治疗肾脏基础疾病,如IgA肾病、膜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狼疮性肾炎等,并将其尿蛋白控制在0.3-0.5克以下。3.定期检查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检查并继续观察病情变化,则是第三步,这也是避免血肌酐再次或继续升高的关键一步。定期检查,不仅要查血肌酐,而且还要查与肾功能关的其它项目,不同的肾脏疾病,检查的项目会有所不同。急性肾损伤引起者,还要查尿素氮、胱抑素C、肾脏与输尿管彩超,以及测量血压等;小管间质性肾炎引起者,还要查尿素氮、胱抑素C及尿渗透压等;特发性急性肾衰竭引起者,还要查尿蛋白、血生化与免疫功能等;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者,还要查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水平、尿蛋白总量及测量血压等;尿酸性肾病引起者,重点还要查血尿酸与尿尿酸等等。继续观察病情变化,不同的病情,重点观察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其中患者每天24小时尿量、水肿情况与体重变化是特别需要观察与了解清楚的,其它还包括饮食、腹胀、头昏与乏力等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一步追查,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向尿毒症方向发展。肾友们,刚发现血肌酐升高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如上“三步走”,患者的预后大多是好的,根本不用担心尿毒症。点击下面标题继续阅读
肾友血肌酐高到多少,以后终将面临长期透析?这里有4点关键
慢性肾衰竭已在路上,肾友会出现这5个信号,别不当回事
别总说尿蛋白降不下来,治前还需解决这4个问题,降蛋白或不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