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为进一步推动儿童肝移植的发展,提高全社会对儿童肝移植的认识和支持,中山三院儿童肝移植手术例新生庆典在萝岗院区隆重举行。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中山三院名誉院长,普通外科主任陈规划教授,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张兴电,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赵志玲,中山三院院长助理、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主任杨扬,中山三院院长助理杨敏敏及多个为促进器官移植发展协同作战的相关学科专家等出席庆典。约60个患儿家庭参加活动。
▲各位嘉宾为“新肝宝贝”共庆新生(来源于广州日报)
为救子,她们勇敢捐肝
维维是第一百例接受移植手术的患儿。维维的爸爸在分享时动情地说,“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染,到最后确诊胆道闭锁,现在几秒钟说完的事情,当时用了一个月。这个过程就像是走下坡路,每天都往下,不知道谷底在哪里。”
同样曾经在疾病阴霾下痛苦煎熬的还有童童妈妈。她说,确诊童童的肝脏发生不可逆转的肝硬化时,“我嚎啕大哭,开车回家的路上,爸爸抓着方向盘的手一直在抖,背也在抽动着。”
最终他们都幸运地找到了中山三院的专家,两个家庭的妈妈为救子勇敢捐肝,最终在这支由陈规划教授创建、杨扬教授带领的移植队伍帮助下,摆脱疾病阴霾。童童妈妈说,“童童手术后第二天眼睑就变白了,一周后小脸也基本退黄,我们日思夜盼的白雪公主终于回来了!”
去年接受移植手术的12岁小美女桐桐几乎是全场最大的孩子,她带领三位弟弟妹妹上台,一首《童年》唱出他们对健康快乐童年时光的渴望和珍惜。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医护人员用心演绎的诗朗诵《亲爱的孩子》,款款深情流淌进了无数父母的内心,全场无不为之动容。
▲肝移植中心医护人员诗朗诵
这个团队肝移植数量、疗效领跑华南
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的先天性疾病,对此类患儿来说,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愈方法。
据最新数据,该中心已经完成例儿童肝移植。总例数位列华南区域第一,占同期广东省儿童肝移植总数的90%以上。去年共完成儿童肝移植52例,手术成功率高达98%,经与美国公布的数据相比,我院肝移植术后一年患儿生存率及一年移植物存活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中山三院的儿童肝移植获得了突破式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山大学医科在全国的影响力。杨扬教授说,团队的发展赖于卫健委、医院等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有赖于各相关学科的通力协作。
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年成立以来,已开展近例肝移植手术,其中包括一百余例儿童肝移植。中心医疗团队在稳步施行亲体肝移植手术的同时,积极开展劈离式肝移植,完成的劈离式肝移植例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该团队还打破了多项记录:包括国内最小捐献者(25天)供肝的全肝肝移植、国内首例儿童供肝双儿童受体劈离式肝移植,国内最大年龄差受体劈离式肝移植(8个月,72岁)、华南首例存活时间最长的儿童肝移植,华南首例跨血型儿童亲体肝移植,华南首例腹腔内脏反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等。16年前,由中心创始人陈规划教授实施儿童肝移植手术的那个“小朋友”,如今已经上大学了。
年,该中心牵头成立广东省首家儿童肝胆疾病-肝移植联盟,不断提高儿童肝胆疾病诊疗水平。目前,广州和上海、天津、北京已是全国四大儿童肝脏移植中心。
儿童肝移植研究中心、随访中心揭牌
患儿可获一站式服务
庆典上,陈规划教授、张兴电副主任、赵志玲副处长、杨敏敏院长助理等人为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儿童移植研究中心、医院儿童肝移植随访中心揭牌。
▲医院儿童肝移植随访中心揭牌
杨扬教授在介绍儿童肝移植的发展与未来时说,正式揭牌的这两个中心将在儿童肝移植上开展更多有效的医学研究,为儿童术后随访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为新肝宝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针对目前器官捐献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现状,他呼吁社会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中来。
▲我院院长助理、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主任杨扬
陈规划教授在发言中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为团队每一位倾情付出的医务工作者表达敬意。他鼓励团队继续专注于儿童肝移植的多学科团队建设及儿童肝移植专科随访门诊等工作,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多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院名誉院长,普通外科主任陈规划
张兴电副主任说,此前,广东广播电视台成立了专项救治基金,为挽救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提供慈善帮助。该基金实行独立、透明的运作机制,已经为众多贫困的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他希望更多符合条件的家庭积极申请。同时他表示,广东广播电视台还将继续不断宣传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肝移植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