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怎样造成的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zyyq/
年3月24日晚,“星视界——聚焦免疫·共话肾事”主题线上直播会议如期举行。本次线上会议有幸医院赵明辉教授担当会议主持,崔昭教授作为讲者分享了两例膜性肾病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病例;并且,本次直播还邀医院刘刚教授、医院胡昭教授作为嘉宾,对病例分享进行点评与讨论。
会上,赵明辉教授指出,膜性肾病是自身免疫疾病。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近些年其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针对高危患者,特别是抗体阳性的患者,要综合考虑患者情况。但考虑到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探索以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其他药物治疗方案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利妥昔单抗在膜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崔昭教授在报告中主要汇报了两例膜性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
病例1为一确诊为PLA2R相关膜性肾病的46岁男性。患者确诊后,即开始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按照kg/m2体表面积(d1、d8、d15、d22)的方案进行治疗,单次剂量为mg。此后,因患者外周血B细胞水平>5/ml,先后重复进行了两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共进行治疗24个月,治疗反应如下表:
表1病例1治疗反应
病例2为一52岁男性,年1月4日经肾穿刺活检术确诊膜性肾病。治疗期间,患者先后接受了足量激素+环磷酰胺、小剂量激素+环孢素治疗,但均无效,判定为治疗抵抗。年9月,患者开始应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2年时,患者免疫学和临床指标均得到缓解。在此后1年的随访中,患者免疫学和临床指标依然处于缓解状态。患者治疗反应如下表:表2病例2治疗反应
在本次直播中,崔昭教授介绍了利妥昔单抗的两种基本给药方案。
方案1:分别在第1天和第15天给予患者利妥昔单抗1g/次,共2次,每半年左右重复1次。
方案2:按体表面积mg/m2,每周1次,共4次,每半年左右重复1次。
在利妥昔单抗使用期间:(1)与无肾病患者相比,肾病患者体内的利妥昔单抗血药浓度较低,B细胞回升较快。(2)在肾病患者中,4针方案与2针方案疗效相同。(3)大部分(68%)患者抗体转阴,平均时间9个月(1-18个月),两种方案无区别。(4)PLA2R抗体阴性的患者,治疗的反应与抗体阳性组类似(CR+PR=70%)。在KDIGO(公众审查草案版)中,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三种方案均作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初始治疗首选方案。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利妥昔单抗的疗效既不劣于,也不优于其他治疗方案,安全性与其他方案相当。
因此,在病例分享最后,崔昭教授呼吁: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同时,还期待有更多来自我国的研究数据与结果为临床提供有效支持。
智慧碰撞火花四射
在嘉宾讨论环节,胡昭教授发言表示:“利妥昔单抗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应用期间或受到一定的局限,对初期治疗膜性肾病的患者,是否直接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还需与各位专家讨论。目前我国对疑难膜性肾病的治疗大多是基于国际上的指南和研究,数据也大多来自国外,希望我国肾病领域的专家与医疗机构能共同努力,开展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科研探索。”
崔昭教授在讨论环节表示,国际指南将利妥昔单抗列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主要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强度进行总结并给出建议。指南确实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但在真正临床工作中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个体情况,不能完全按照指南提供的数据用于患者治疗。”
随后,刘刚教授发表看法说道:“激素+环磷酰胺方案目前仍是膜性肾病最经典的治疗方案,但不良反应的问题依然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