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8176万亩林地落地上图今年再造林

今日种松桂,早晚见成林。经过持续不懈地植树造林,目前烟台市拥有林地面积.6万亩,森林覆盖率36.28%,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国家森林城市,名不虚传

  近年来,烟台市先后实施了三年大造林、三年水系绿化、三年森林城市建设和三年国土绿化提升攻坚行动等重点绿化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余万亩,造林成活率连续多年达到90%以上,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仅去年一年,烟台市共完成造林绿化落地上图面积亩,占国家和省下达计划的%。积极开展全域绿化工程评选活动,年内共评选市级森林示范乡镇5处、市级森林示范村居50处、市级造林绿化优质亮点工程15处。

  截至目前,烟台市累计获评省级乡村林场20处,省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处,省级森林生态修复保护和森林生态廊道样板工程7处,省级森林乡镇13处、森林村居处,获评山东省造林绿化十大工程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1月11日,山东省林业生态修复保护和森林生态廊道样板工程认定名单正式公布,莱州市驿道省级林业生态修复保护、莱州市柞村省级林业生态修复保护等2个绿化工程入选省级林业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海阳市森林生态廊道样板、龙口市森林生态廊道样板等2个绿化工程入选省级森林生态廊道样板工程。年度全省共评选认定省级林业工程17处,烟台市获认定数占到全省近1/4,认定总数位居全省首位。

  40年多万人,植树4亿余株

  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周年。截至去年底,全市共组织适龄公民多万人次参加植树活动、累计植树4亿余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连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身先士卒带动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以“3·12植树节”“世界森林日”等节日为依托,通过栽植纪念林、纪念树等形式踊跃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以“为官一任、绿化一方”的高度责任感,“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同时,坚持创新机制、不断激发义务植树内生动力。烟台市创新提出“三长”(市长、县市区长、乡镇长)绿化工程,截至去年底,全市“三长”绿化工程共完成造林48万亩,成活率、保存率都在95%以上,相关经验受到上级部门高度重视和肯定。此外,全市大力推进义务植树基地造林,对城区周围的宜林荒山荒滩通过划分责任区,签订绿化责任状的形式,将义务植树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并推行“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一定十年不变”的义务植树基地化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义务植树基地的造林质量。

  科学绿化,年内造林上图亩

  今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精神,抓住我省入选全国首批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这次宝贵机遇,认真谋划部署,将科学绿化理念贯穿始终,切实解决好“在哪造”“怎么造”等问题,推动森林资源总量稳步增长。要坚持造林绿化从规模化向集约化、粗放型向精细型、单一化向均衡化、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工作思路,积极采用先进造林理论、技术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编制造林项目计划,合理选择树种、确定造林密度,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进一步规范造林工序环节和绿化行为。

  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充分考虑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承载力,优先使用乡土树种、草种,积极营造混交林,科学恢复以灌草为主的林草植被,着力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应性等因素,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受损山体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全域绿化行动,开展全域绿化工程评选,确保年内完成造林亩、森林抚育亩,并将绿化任务和绿化成果落到实地、落到图斑、落到数据库,实行落地上图精准化管理。

  将以各区市为主体开展造林绿化适宜性评估工作,争取尽早在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用地空间。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严格筛选出适宜进行绿化造林的图斑,综合考虑未来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调整方向,结合“三区三线”划定等工作,统筹确定规划造林空间和位置,尽快将全市造林绿化用地空间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为全市“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合理安排年度造林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任务完成后实现落地上图,及时更新造林绿化空间数据库提供基础保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yz/10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