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需要规律长期治疗,必须定期持续。不管在新冠肺炎形势严峻的时刻,还是在目前全面复工复产的阶段,我院肾病科血透室的医护人员都坚守岗位,严密防控,精准施治,默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为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至今没有发现一例新冠疑似患者,没有一例患者因为疫情耽误血透,也没有一例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
●制度保障春节前夕,了解到武汉新冠肺炎的情况后,经历过年非典战役的肾病科主任蒙兰芬、副主任牙秋艳等专家反应迅速,立即成立“肾病科血液透析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首先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从1月3日起对所有进入血透室的人员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者才能进入;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时候,经过科室小组成员讨论、相关检查及治疗待病情平稳后,择期进行透析,并跟其他透析患者间隔一定时间。
随着广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进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肾病科制定并实施了《血液透析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病人陪护人员管理措施》《每日排查管理制度》《血透病人相关知情管理制度》《血透病人陪护人员防护措施》等6项管理制度,并不断更新完善防控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概率。
●凌晨坚守长期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患者有人,一周治疗的次数少则2次,最多的达到5次。柳侯院区血透室30台血透机是这些尿毒症患者延续生命的“人工肾”。当疫情来临时,别人可以宅在家里,但是如果透析患者不能规律透析,不等疫情把他们吞没,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严重水钠潴留负荷过重等就会把他们逼上绝路。
为了这些患者,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展现出医务人员“与生俱来”的勇敢,面对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感染风险剧增,即使倍感压力,但他们没有退缩,每位医生都恪守尽职,出门诊、会诊、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等,另外还要协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心病科的重症监护室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做床边血透,工作到凌晨都是家常便饭。在公共交通工具停运的时期,不少医护人员只好走路上班。尤其是凌晨下班的医护人员在黑暗、空旷、寒冷的街道上独行,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今年以来暴雨不断,不管是步行还是开电动车上下班,他们都是提前到达科室,即使浑身湿透,他们都没有叫一苦、一声累。
●耐心宣教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流动性大、增加了疫情管理防控难度和感染风险,一旦有一个人感染,就意味着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及患者都难逃一劫。从1月22日起,血透室开始预检分诊,设立了分诊台,由专人负责接诊、分诊、测体温,明确接触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新冠肺炎知识宣教。
面对患者群集性就诊和对感染源未知的情况,血透室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流行病学史,逐个测量患者及家属体温,排查并登记,患者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体温,透析结束后再次测量体温。一周科室派两名护士专门负责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宣教的形式有:传单、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