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下长期导管置入术,为尿毒症透析患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慢性肾脏病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肾脏代偿功能强大,因而早期患者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这使得广大肾脏病患者及家属未得到足够重视,等前来就医时,往往已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即谈之色变的尿毒症。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疗及维持尿毒症患者生活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则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广大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的好与坏,直接决定其寿命的长短以及生活质量的高低。

我院自年在血液透析室齐长友主任的牵头下,大力开展长期导管置管术,经过九年的实践与努力,长期导管置管术在非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为广大尿毒症患者提供“生命线”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较多透析患者因凝血功能不良、自身血管条件较差等原因,出现透析导管血栓形成、长期导管脱出、以及深静脉闭塞等导管功能不良事件。出现此类情况,以往我院血液净化室大多建议医院更换或再通长期导管,近日我院血液净化室在病房手术室DSA下行“经皮选择性静脉造影术+长期导管更换长期导管术”,为本地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闫大娘,女,60岁,血液透析十余年,苦于血液高凝状态,自身血管资源耗竭,自体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多次进行多部位长期导管植入术。现患者颈内静脉闭塞,右股静脉血栓,左股静脉留置长期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无法进行正常血液透析,且患者由于家庭原因医院解决长期透析导管不良问题。

本着为每一位透析患者负责到底的宗旨,血液净化室主任齐长友决定在DSA引导下行长期透析导管更换术,并向我院器材库申请,专程进入长度为28cm的专用长期导管,齐长友副主任医师带领血管通路团队认真进行术前讨论,做好各种预案,最终成功在DSA下行长期导管更换手术。术后首次血液透析,血流量可达ml/min,效果满意。闫大娘全家一颗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闫大娘也看到了生命之花继续绽放的希望。

术后我院血液净化室科主任齐长友介绍,长期导管与临时导管相比较具有血液透析流量好、感染率低、透析效果好、使用时间长等优势。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自身血管无条件做内瘘的情况下,带cuff的长期导管为透析患者的长期治疗奠定了基础,在DSA下行长期导管植入术是一种快速建立、有效、安全的血管通路方法,今后我科将大力开展此项目,为尿毒症透析患者牵起“生命线”。

血液净化室

我院血液净化室成立于年,现有血液透析机(含血液滤过机)共40台,CRRT机1台,血液灌流机3台,目前开展的项目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灌流、血液灌流、无肝素透析、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同时开展了在彩超引导下肾活检穿刺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动静脉内瘘重建术、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及近日开展的DSA下长期导管更换术。

在急诊患者抢救方面,血液净化室进行急慢性肾衰的肾脏替代治疗,为非肾病患者提供重要的支持治疗,治疗领域涉及临床诸多科室、多种疾病。例如:横纹肌溶解综合症、难治性心力衰竭、重症胰腺炎、酒精中毒、各种药物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使得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大大下降。

血液净化室主任

副主任医师

齐长友

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专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一届血管通路学组委员;商丘市中西医结合协会理事。参加工作近20年来,一直从事肾病及血液净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医院肾内科、医院血液净化室、郑州大学一附院血管通路组进修学习,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长期导管置入术、肾活检穿刺术,在我县开展了首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终末期肾病的治疗和血液透析病人的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我县首例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

门诊专家坐诊表——南关院区

门诊专家坐诊表——长江院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yz/9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