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科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近日,东北大酱突然爆红网络。无数网红争先体验东北大酱的绝美滋味,生菜蘸酱、大葱蘸酱层出不穷。甚至有网友出言调侃,伴着东北大酱他都能吃下路边的绿化带。东北大酱这一地域特色美食也很快从地方走向全国。本期子牙童趣城市观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东北传统食品——东北大酱。
作为东北地域特色美食,东北大酱自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少数民族种豆制酱的历史记录,直到满人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东北大酱也就自然地走进了清宫御膳食谱中。甚至在顺治十年,皇宫还专门建立了酒醋坊,其中有16位匠人负责制作皇宫大内所需要的各种酱料。东北大酱也从东北慢慢走到北京。
直到今天,东北大酱依然是每一个东北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仿佛大酱就是东北餐桌上的灵魂,无论什么食物,只要蘸了大酱,就重新有了新的生命。青椒,黄瓜,葱,生菜还有各类主食,在大酱的点缀下都会焕然一新,唤起无数东北人的味蕾。甚至,我国著名作家萧红在自己的小说中就描写了呼和兰城中的各种美食,对大酱自然也是赞不绝口。
最让人惊喜的却是东北的酱人人都会做,但基本上一人一味,很少统一。其根本原因大概是自家的口味不同,酿造的方法不同,所以得到的成品也完全不一样。既然家家户户都会做,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
首先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挑豆子。众所周知,东北大酱以黄豆为主料,跟鲜红爽辣的豆瓣酱同处一源。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当地的村民在选豆子之前,会把收获的豆子中的黑豆,瘪豆等残次品挑出来,只保留那些圆润饱满的大黄豆。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全家老少一起上手,围着自己家里的大簸箕,一边聊天一边挑选豆子。
其次,需要等到二月二把挑选好的黄豆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面烀豆子。在锅里面加上少量的水,用大火加热,然后在锅边一直搅拌,直到水分全部蒸发,整个豆子溃烂。然后把豆子放在锅里焖一夜。让整个豆子颜色发红就可以了。
第三步就是做大酱的核心技术——做酱块子。将闷好的黄豆做成一个个长方体的豆块,然后用牛皮纸包起来,密不透风地放在房梁上进行发酵。在冬季干燥寒冷的天气里,放在房梁上经过几个月的风干发酵,酱块基本上都变得像砖块一样坚硬,甚至身上还长了零零散散的长毛。
然后等到来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十八或者二十八这些吉利的日子,就可以准备下酱。这时候就需要把酿好的酱块子拿出来刷干净,然后掰成一个个小块儿放入缸中。就像小时候跟着父母做桂花酱一样,一层酱块一层盐地放入室外的大缸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蒙上一层薄薄的纱布,防止细小的灰尘杂物进入其中。
这个时候,大酱的大部分步骤都基本完成了,只剩下最后一步——打耙。每天早晚用自制的酱耙子在大酱缸里面捣几遍,等到来年春天,蔬菜基本上都快要成熟的时候。各家各户家里的酱,经过一个多月的日晒,也逐渐由豆黄转为深红,东北大酱就做好了。
因为纯手工制作,家家户户的大酱都有自家口味蕴含其中,各具特色。但商业化的今天,随着老一辈人的老去,即使在东北,耗费长达几个月时间辛苦制作大酱的村民也越来越少,但东北大酱的美名依然流传在外。如果你也对其深感好奇,不妨买上一瓶,回家试试神奇“蘸酱菜”。你吃过东北大酱吗?你知道大酱还有什么吃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