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www.bdfzkyy.com/
引言
年我国人口统计数量约为14.05亿,占全世界人口的18.82%。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筑逐渐向天空发展,但与此同时,大体量的建筑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和环境的影响。
建筑与地面的关系是人类从开始建造栖身之所就开始直面的问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古代建筑多以敦实厚重的基座为主,旨在安全可靠;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年就提出“底层架空”是“新建筑五点”的第一特征。面对日益增长的容积率需求,城市空间被逐渐压缩,如何改善居住生活的环境,是每个城市建设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底层架空”逐渐被捆绑“偷面积”的标签时,其背后的意义或许已被渐渐淡忘。
一、关于“底层架空”的前世
1.什么是“底层架空”
在《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对于“架空层”的解释是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底层架空”则是“架空层”的一种,具体做法是建筑的首层或最底层只有柱子和局部必须的剪力墙等结构构件,没有围护墙体。建筑的吊脚层或深基础部位不回填土石方而形成的空间也属于“底层架空”的范畴。
2.传统建筑中的底层架空
“底层架空”建筑最早出现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其中的木结构建筑不但是采用了先进的榫卯技术,更是我国最早的干阑式建筑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式建筑
自古以来,我国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炎热、山多林密,蛇虫野兽众多,“底层架空”的巢居的出现让人类远离了危险,提高了居住品质,而干阑式建筑正是原始巢居的继承与发展,它承载着最原始的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直到今天,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干阑式建筑仍然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常见的民居形式,广泛分布于云贵、两广等地区,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其“底层架空”的高度增大,实用性更强,可下牧上居,且具备了更好的地形适应性。
干阑式建筑剖面构造示意
二、关于“底层架空”的今生
1.勒·柯布西耶的“底层架空”
第一位把“底层架空”作为建筑大旗一样竖立起来的人是勒·柯布西耶,这位20世纪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功能主义之父,在赤道地区看到干阑之后,便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在他年参加巴黎秋季沙龙展时,展出了一个作为研究的石膏模型,这个模型除了标准化的柱网、楼梯、外窗,还首次出现了底层架空空间,年,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体系的成熟发展,勒·柯布西耶正式提出了“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其中“底层架空”居“新建筑五点”之首,“底层架空”把建筑高高举起,把地面环境保留下来,留给了交通、花园、活动。
勒·柯布西耶在年巴黎沙龙展的方案
年,交织着勒·柯布西耶种种想法的萨伏伊别墅设计完成,并于年建成。这个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白色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但它完美诠释了“新建筑五点”的全部。萨伏伊别墅底层架空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纤细的排列规则的白色圆柱将建筑高高托起,把大地与自然留给了城市,联到了室内。萨伏伊所表现出的现代建筑原则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走向。
萨伏伊别墅
2.从“底层架空”到光辉城市
基于“新建筑五点”的原则,勒·柯布西耶在年编著了《光辉城市》这样一部“城市使用说明书”:在光辉城市中所有的建筑都采用底层架空的形式,可以把地面全部留给市民,整个城市的地表遍布着公路、公园、体育场、绿地、沙滩、游泳池等公共设施,建立空中立体交通网络,且全部实现人车分流,人们泊车后通过电梯进入建筑,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绝无交叉,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
光辉城市概念图
原古时代人们为了躲避危险,创造了巢居和干阑式建筑;现代人们为了提高城市的使用效率而提高了容积率,为了将更多的土地还给城市、还给市民,衍生利用“底层架空”手法来建造“空中城市”。虽然在《光辉城市》第六章中所列城市规划方案21项全部个个夭折,但勒·柯布西耶从“底层架空”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奇点”出发,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与土地环境资源的矛盾保留了一份答案。
浓缩版的“光辉城市”——马赛公寓
三、现代居住建筑的底层架空设计
1.我国各地对“底层架空”的相关规定概述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第3.0.7条规定,“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此规定显然只是从“通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角度出发考虑,具体的实用性问题则是留给了各个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来进行详述。
我国目前对于“底层架空”设计有鼓励性规定的城市大多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炎热潮湿多雨,夏季时间较长,居住在首层会较易返潮或浸水,且对于容积率较高,建筑密度较大的居住区,排列较密的建筑不利于空气流通,使得雨后小区内湿气长期难以扩散,对环境舒适度和建筑寿命均有所影响。并且由于我国南部经济发达城市较多,但这些城市的城市用地比较集中且紧缺,所以综合气候、高容积率、改善居住环境等几点综合考虑,南方城市非常适合推行底层架空建筑。比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市,其曾在年发布了《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补充规定,要求“40米(含40米)以上的纯住宅建筑底层必须设置为架空层,架空层净高不小于3米。底层架空部分除必要的入口、门厅外,应设置为绿化、居民健身设施及活动等开敞式空间,不得设置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位。底层架空部分的地面标高应与室外地坪标高差不大于0.45米。”
我国北方各省市由于气候、节能等原因,底层架空区域一般都是需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来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容,仅有些许鼓励性条文。如北京的《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4.2.5的第3条规定“楼房底层设有两端不封闭消防通道的,若该消防通道仅可供人通行,该消防通道计算全部建筑面积;若该消防通道可供车辆通行,视为公共道路,不计算建筑面积。”《天津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规定,“底层局部架空且向社会提供开放空间的公共建筑,有条件的,可以适当折减退让红线或者绿线的距离,但退线距离不得小于规定距离的0.6倍。”
我国南方各省市对于底层架空城市管理规定大同小异,只是细节略有不同,鼓励方式基本是“底层架空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各省市关于“底层架空不计容”的规定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位置应位于建筑的底层,建筑的其他层的架空层应按规定计算建筑面积和计入容积率。
2)底层架空用作人行或车行通道、公共停车、绿化小品、居民休闲设施、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非营利功能。
3)架空层开放方向应大于或等于两个,不得封闭,改作他用或出租出售。
4)层高应满足当地规定的要求,一般为3米以上,也有地方会限制最高层高,如福州当地要求底层架空层层高应不低于2.8米,不高于4.5米。
2.我国居住建筑底层架空的现状
由于各省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日益成熟明确,对于“底层架空”的鼓励性政策也越来越被市场熟悉与接受,“底层架空”可“不计容”的特性,使其已基本摆脱了原来“费力不讨好”的形象,成为了打造高品质居住环境的亮点。以南方城市为主的,市场上已有相当多的住宅项目应用了“底层架空”技术。
“底层架空”区域的应用一开始做法比较简单,只是将结构落地,层高较低,多用作室外停车、管道层、杂物间等功能,没有细致的景观设计和场景打造。随着市场的助力、市场设计力的提升以及居民对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