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建通讯员吴晓赵银斐3月12日,武汉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年武汉市绿化状况公报》,和5年前相比,武汉市民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多出了一张双人床大小。记者还发现,公报里首次出现了“湿地花城”“花漾街区”“水岸花溪”“碳中和”“林长制”等新鲜词。《公报》称,年,全市新增绿地.8公顷,差不多相当于5个武汉园博园大小;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7%,相比年增加约3.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2平方米,相比年的11.21平方米,增加了近4平方米,相当于一张双人床的大小。自年来,市绿委办每年定期向全社会发布前一年的绿化公报,今年是第六年。记者细读公告发现,除了延续往年的义务植树、国土绿化、园林景观、生态保护等内容外,今年的公报里出现了不少新鲜词,例如不断彰显武汉的“湿地花城”特色,精心打造“花漾街区”“水岸花溪”,设立全省首批“碳中和林基地”,建立“四级林长制”等。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解释,武汉是一个伴水而生、四季有花的城市,为了不负江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四季鲜明的气候基础。年开始,武汉将大力打造“湿地花城”,让市民乐享湿地之都的江风湖韵、花漾江城的四季魅力。《公报》显示,年当年,已经完成了编制湿地花城五年规划及实施方案,建成黄塘湖公园、金银湖公园二期等20个湖泊公园,提升堤角公园樱花园等特色花卉公园,打造巡司河、径河等水岸花溪,让水岸花景成为江城的靓丽风景。依托山体公园、湖泊公园建设环山、环湖绿道公里。全面启动武汉动物园综合改造、市属公园改造提升、常青5G公园、光谷生态大走廊等一批亮点工程。并精心打造了江汉路步行街、平和打包厂、昙华林等5条“花漾街区”。低碳环保等方面也出现了新变化。年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全市共举办场(次)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全省首批碳中和林基地在武汉设立,可通过植树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此外,武汉还全面建立“四级林长+护林员”的全覆盖责任体系,将山体、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全部纳入保护管理。《公报》还显示,年,我市还利用拆迁地、边角地、道路隙地等“巴掌地块”建设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个,完成建设知音湖大道、凤凰湖环路等76条林荫路建设.7公里,完成江岸区新三巷社区、江汉区邮三社区等个老旧小区绿化提升。《年武汉市绿化状况公报》全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