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妈妈与儿子同床睡15年,12岁才断奶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

12岁男孩一天仍三次母乳

刚刚看到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新闻,一个12岁的男孩,竟然还在一天三顿地喝母乳。母亲一度求助于医生,生怕孩子这么久还不断奶是存在生理疾病,结果医生回了一句:“你回去吧,你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这是你们母子俩的心理问题。”原来,这个母亲最早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尝试过断奶,结果家中老人看孩子哭闹得厉害,都劝她“孩子想吃就给他吃”,她心一软就同意了。一晃孩子四岁了,她觉得必须断奶,可孩子刚哭,全家人都来劝她,她自己心里也觉得听不得孩子哭,又一次放弃了。一拖再拖,孩子十二岁了,依然没有断奶。这个理应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一天喝三次母乳,不喝就在家大发脾气。在这个家庭里,正是因为父母不舍得被孩子依恋的感觉、不舍得退出孩子的生活,所以才导致孩子不像一个“正常孩子”。所有人都在不断用“他还是个孩子”来当借口,殊不知,这句话恰恰是最大的谎言。就像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父母误以为,“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是用来保护孩子的,其实,过分的包庇,过分的保护欲,正在悄悄扼杀孩子的未来。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初那个三观尽毁的新闻,当时以为那只是个例,现在看来这样的妈还真不少。

2

与儿子同床睡15年,12岁断奶

故事的主人公是台湾女星狄莺,曾经红极一时,人气颇高。

内容何其相似,又更多唏嘘。

年轻时的狄莺

后来她嫁给演员孙鹏,两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孙安佐。

从儿子出生,狄莺就从一个女演员变成一个全心全意的母亲,对儿子百般宠爱,呵护备至。

她曾在节目中讲起自己的“育儿经”,让人大跌眼镜。

她说儿子孙安佐在家就像一个小皇帝,捧在掌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有教育、责骂,甚至犯了错总有人跟在后面“擦屁股”。

一般孩子一两岁就断奶了,不可思议的是,孙安佐一直到12岁才断奶。

12岁,很多男孩子都开始对世界形成自己模糊的三观了,这个男孩才断奶。

更令人无语的是,狄莺一直和儿子同床睡了15年,还让儿子摸着她的胸来睡,直到儿子和她一起睡会有生理反应,她才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该分房了。

狄莺在节目中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脸上带着洋洋自得的表情,似乎儿子对她的这种“畸形依恋”很值得她骄傲。

但是,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孙安佐养成了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最后他也自食恶果。

长大的孙安佐去到美国留学,但无人管教的他,更加放肆和叛逆。

有一次他对朋友说,自己准备袭击学校,让朋友别去上学,以免误伤,朋友听到后报警。

警察在孙安佐家里将他逮捕,还发现了一堆武器、发子弹、防弹衣。

狄莺夫妇想花钱救下儿子,但徒劳无功,孙安佐最终还是入狱,成了活生生被父母的溺爱送进监狱的案例。

这场不得体的母爱终于以悲剧收场。

中国有句古语:“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不知道在孙安佐出狱后,父母是不是会换一种“爱”他的方式。

3

“孩子还小,真的是理由吗”

《变形记》中有一个叫做刘思琦的姑娘,她是家中唯一的“老大”,脾气极差,心情不好了动不动就摔东西,有时候还会动手打弟弟。

更刷新三观的是,16岁的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穿袜子穿衣服要妈妈帮她穿,脚指甲要姑姑帮她剪,吃饭要二姨姥给她喂,一家人分工明确地照顾她。

平时生活中,她可以自己花六百多块钱买一批进货价要二十多块钱的手机壳,再以两块钱的价格卖掉,甚至是白送。

吃了一百块钱的烧烤,因为心情好,硬要给了老板五百块钱!

平时逛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花四五万买衣服!

如果正常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干,肯定要好好教育一顿。但是刘思琦的的妈妈和叔叔却认为,她还小,挥霍只是图一时快乐。

她的妈妈还表示,之所以让刘思琦去参加《变形计》,是因为刘思琦现在花的都是小钱,要是以后管自己要十几二十万的东西,怕自己给不起。。。

这种教育孩子的理念从源头上就错了,觉得孩子“还小”,暂时养成坏习惯无所谓,那么将来孩子会因此吃大亏。

想起类似的一些案例:

微博上一个女生亲眼目睹了亲戚家一个男孩,猛推怀胎7个月的孕妇。这个男孩上四年级、身高一米四、体重多斤。

当被问到为什么推孕妇,男孩为不以为意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这个男孩的行为已经令人发指,最可怕的是男孩奶奶的态度,男孩奶奶非但没有先道歉,还去抱怨这个女生把自己宝贝孙子的后背打青了。

高铁上,有孩子大呼小叫很是吵闹,一位男士提醒孩子小声点儿,反被孩子家长打了耳光,打得男士左眼球出血!

在一趟中国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上,一个中国的男孩不断打扰邻座日本籍华裔男青年,这位男青年建议父母管管孩子,一边的父母不但不阻止孩子,还对男青年进行辱骂,之后演变为肢体冲突。

......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父母在该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管理。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

所以,管孩子要趁早。

4

“可怕的社会巨婴”

每一对溺爱孩子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个社会巨婴。

社会巨婴的危害有多大?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条新闻上了微博热搜,一名22岁男孩出国留学花光万,结果却被退学,回家啃老,天天打游戏,吃饭还要靠奶奶喂。

22的晨宇会成为“巨婴”,父母和奶奶的溺爱放纵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尤其晨宇的奶奶,对孙子更是无条件宠溺。

为孙子买面包,可以不顾自己老寒腿病犯,冒着大风雪外出;

怕孙子在后妈那受委屈,就坚决把孙子留在身边自己照顾;

孙子打游戏顾不上吃饭,自己就端着饭菜一口一口站旁边喂。

观者唏嘘,一家人含辛茹苦、巨额开销养大的孩子,最终竟然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这场20多年的教育中,再多的爱,都成了空。

奶奶的包办一切,妈妈的有求必应,让这个男孩依赖惯了,自我中心惯了。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做什么,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只有游戏。

另一则新闻同样令人唏嘘——82岁的丁阿婆患有尿毒症,每周需要坐三次公交车去做透析,一个月块退休金,医疗费要花0多,饶是如此,她竟然还要养着自己48岁的加拿大名校硕士毕业的儿子。

丁阿婆的儿子大学读的是同济大学,后来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拿到了工程硕士学位。

对于今天的局面,她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而儿子也把自己的种种不顺归咎在老妈身上,说是老妈的溺爱毁了他前途。

丁阿婆抹着眼泪说:“我毁了你前途,我有罪……”

正因为父母的过度纵容,这些“巨婴”把父母的帮扶与支持当做理所应当,张开口就说“饿了”,伸出手就说“没钱”。

如果被适时教导,他们或许还能幡然醒悟;可如果总是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只要你拒绝了他,他就觉得是你的错,是你对不起他,甚至把怨气发泄到陌生人,发泄到社会之上。

“巨婴”们所带来的危害,足以毁灭一个家庭。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

很多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孩子撑起的,却是一个真空的世界。

我们见过太多被溺爱毁掉的孩子,要么出于放任而没有规矩的爱。要么是父母被孩子控制,失去了原则和方向。

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而家庭教育会给他印上不同的色彩,从而变成他的人生底色。只有人生底色描绘得好,孩子才会拥有幸福的能力。

别成为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父母,别让你的溺爱毁了孩子的一生。

点个“在看”,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看到。——结束,是另一种开始——欢迎点击右下“写留言”留下你的阅读感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ff/6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