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6205102.html
第五届杭州湘湖国际乳腺癌峰会(HXIBCS)暨第六届杭州湘湖乳腺癌中青年论坛于年5月14-16日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众多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乳腺癌诊疗新进展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乳腺癌学术盛宴。在本次会议上,西安医院薛妍教授分享了免疫治疗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医脉通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专家简介
薛妍教授
医院医院副院长、肿瘤一病区科主任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候任主委
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过去,mTNBC的治疗手段较为匮乏。随着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的开展,mTNBC的治疗方案不断革新,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出现,给mTNB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次会议上,薛教授分别从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检测与生物标志物、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mTNBC免疫治疗临床研究
薛教授介绍,PD-L1/PD-1抑制剂是目前比较重要的免疫治疗药物,其治疗mTNBC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包括IMpassion研究、IMpassion研究、IMpassion研究、KEYNOTE-研究以及KEYNOTE-研究等。由于PD-L1/PD-1抑制剂单药的疗效存在局限,如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与缓解持续时间(DoR)等仍不理想,因此研究者开启了免疫联合疗法治疗TNBC的探索。图1PD-1抗体与化疗对免疫的双向作用
临床前数据发现,白蛋白紫杉醇和PD-L1抑制剂表现出协同增强作用。Ib期研究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ORR可达53.8%,PFS为8.6个月,总生存期(OS)达到24.2个月。IMpassion研究是首个验证免疫治疗在乳腺癌应用的III期临床研究。主要评估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vs安慰剂+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mTNBC的疗效。PFS和OS为主要研究终点,分别对意向性治疗人群(ITT)和PD-L1阳性人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D-L1阳性患者OS超过2年,达25.4个月,3年OS率达36%。分析不同临床亚组的OS结果,所有PD-L1IC+亚组对免疫治疗均有临床获益。安全性方面,患者整体不良反应较低,患者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图2IMpassion研究的OS结果
基于该研究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FDA加速审批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用于PD-L1阳性mTNBC一线治疗的适应证,并同步批准了VentanaSP检测PD-L1状态的伴随诊断。在年v1版NCCN指南中也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的方案作为PD-L1阳性mTNBC一线治疗推荐(2A类证据)。继IMpassion研究后,研究者继续开展了新的方案研究,将白蛋白紫杉醇换成了紫杉醇,联合阿替利珠单抗进行TNBC的一线治疗。然而,该研究并未达到预期。IMpassion与IMpassion研究存在差别的原因复杂而又多样,如mTNBC中的异质性、未知的干扰因素(如抗生素的使用/微生物)、皮质激素的作用、白蛋白紫杉醇与可溶性紫杉醇的疗效差异以及其他因素。此外,多项免疫治疗的大型Ⅲ期研究也正在开展中,例如IMpassion研究等,期待这些的结果的发布。KEYNOTE-是一项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和化疗二、三线治疗mTNBC的随机Ⅲ期研究。尽管结果似乎不尽如人意,但探索性事后分析显示,PD-L1CPS≥2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组和化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是14.9个月和12.5个月。基于前期的探索,帕博利珠单抗也逐渐找到了适合应用的人群。KEYNOT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探索了帕博利珠单抗+化疗vs安慰剂+化疗用于TNBC患者的效果。结果显示,PD-L1(CPS≥10)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与安慰剂+化疗组的PFS分别为9.7个月和5.6个月。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组显著改善患者的PFS,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低35%,具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凭借这一数据结果,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肿瘤表达PD-L1(CPS≥10)的不可切除局部复发性或转移性TNBC。图3KEYNOTE-研究的研究结果
图4PD-L1/PD-1抑制剂临床研究的小结
检测与生物标志物
在免疫治疗应用于mTNBC的研究中,检测与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