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3大赛区26场馆实现%绿电供应……在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也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决心和不懈努力。今天上午,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等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介绍了“十三五”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可以说,这五年来,绿色办奥从理念到行动由愿景变现实。
为到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十三五”美丽中国建设这五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面性的跨越。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正在进入一个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启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蓝天碧水净土绿地美丽中国的新征程。
这五年来,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五年来,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下降到56%左右,清洁能源比重上升至25.3%,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6倍,占世界销售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的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18.8%,比年下降了48.4%,超过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至45%目标,也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这五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年至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优良天数比例上升4.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下降近四成,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为常态。全国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上升至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明显增多。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稳定提升,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根据美国NASA观测的数据,年以来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约25%来自中国,生态系统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稳定,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环境的成功实践。
这五年来,现代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