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妹,别哭。”
普光亮为妻子擦干眼泪后,麻利的发动了被他们称为“生命之舟”摩托车,乔妹两手紧紧环住光亮的腰,一路狂奔。
整整两年了,每周两次往返这条土路,尽管身患尿毒症,尽管有过几次的跌倒,可一看到光亮坚定温暖的目光,她依然放心地跨上摩托车。
医院秋秋医生的分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年轻的山苏夫妻,妻子身患尿毒症,医院做透析治疗。
秋秋医生把他们感人的爱情故事写成文,温暖每一个世间人。
乔妹,一个28岁的山苏女人。从小居住在元江县甘庄街道阿不都一个叫凹腰山的小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也因为一些陋习,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
20岁时,嫁给了同村的小伙普光亮,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浪漫情怀。小两口每天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甘蔗、包谷,栽烤烟,劳累一年下来也有些微薄的收入,加之公婆及丈夫的疼爱,婚后的乔妹也算幸福。
特别是女儿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不少的欢乐。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平淡而又充满美好。
可天总有不测风云。在乔妹生了女儿后,医生告诉乔妹,她的血压偏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如果继续升高,就要服用降压药物。
因为没有文化,以及对健康意识的淡薄,加之路途遥远就医不便,在以后的多年间,医院检查,也未监测血压,在未规律服药的情况下,出现了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
年9医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于当年10月1日开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因各种肾病导致肾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尿毒症。
除了肾移植,血液透析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而且每周治疗时间需要在8至10小时才能达到充分透析的治疗效果。
因在昆明治疗的诸多不便,在做好血管内瘘,插好临时治疗通路后,医院血液透析室建成并开始治疗病人的当天,医院透析治疗室进行治疗。
每周治疗两次,每次4小时。
初见乔妹,一身大红的衣服裹着娇小身躯,双眼无神,脸色灰暗,并有些许的苍白。脖子上的临时治疗管路被一层厚厚的纱布包裹着,突兀地露在衣领外,似一根插在脖子上的接收天线。
她话很少,基本不主动与别人交流,问一句,答一句。小她一岁的丈夫守在身边,拉着她的手,互相对视着。
偶尔说上几句我们听不懂的山苏话,笑着,满脸满眼全是柔情蜜意。
刚开始治疗时,我们并不知道乔妹的家离县城有多远。只知道她们家在那个陌生的叫凹腰山的小村庄,需要在下午做治疗。
于是,把她安排在晚班,中午12点30分开始治疗,下午16点30分结束。在乔妹治疗的4个小时里,她的丈夫普光亮便在治疗室外的椅子上或坐或躺,守护着治疗室里的乔妹,哪里也不去,只要乔妹有什么事,立马就会到乔妹的床旁。
随着治疗的继续,她便和我们熟悉起来。原来,他们家离县城几十公里,而且山路崎岖,没有公交车。
每次来治疗都是靠光亮骑着摩托车,在颠簸的山路上骑行4小时才能到达我们的治疗室,治疗4小时后,又再驱车4小时回家。
因为摩托车不能上高速公路,从青龙到县城,只能走老国道。那辆蓝色的摩托车就像是一艘生命之舟,载满爱的力量和生的希望,不管是夏日炎炎火辣辣的阳光下疾驰,还是寒冬腊月烈烈寒风里的艰难前行,无数次来来回回,一走就是两年。
偶尔,会接到乔妹丈夫打来的电话,说雨太大,路太滑,或者是路塌方,无法来治疗。
尿毒症的治疗,必须规律持续,每周二次是基本的治疗。可那充满泥泞的山路,常常让这对患难的小夫妻望而却步。
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死神一步步逼近,她们却没有任何阻挡的能力,自然的力量,平凡生命永远无法超越,每次望着属于她的那一张空床,只能是一声深深的叹息。
每当这个时候,心里就会有个想法,想去乔妹的家里看看,去走一次那条多次让他们望而却步,却又不得不走的山路。因为他们的故事曾多次在我的诗里出现,我也曾多次和文学爱好群里的朋友们说起。
于是,朋友们也开始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