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科普降压药吃了那么久,血压怎么还居高

在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20%,血压控制不好会引发心脏病、脑卒中、尿毒症,失明等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生活干预和服用降压药为主,但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不良的心理因素对血压有哪些不良的影响?不良的心理因素有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短期并不会对血压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中,则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原因有: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交感神经会使兴奋性提高,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脏会将更多的血液送入血管,导致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总量增多,导致血压升高。不良的心理状态还会导致肾素分泌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主要功能就是导致血管收缩,动脉血管收缩之后,导致血管内的空间变小,也会导致压力升高,引发高血压。不良的心理状态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使患者的正常睡眠节律被打乱。人的血压会随着睡眠周期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睡眠周期出现紊乱的时候,会引发血压的波动机制也出现相应的紊乱。而且,睡眠质量下降会进一步加重不良的心理状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从上面的3点可以看出,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因素往往容易被高血压患者们所忽视。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中青年朋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中青年朋友患高血压的概率越来越高。而且,人在患了高血压之后,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中,对血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如何调整这种不良情绪,避免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呢?如何调整不了情绪?降压药选择和生活干预都很重要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且,不良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中青年人群患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调整不良情绪呢,不单纯要在生活上进行调整,降压药的选择也很关键。张医生有几个建议: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5大类,其中洛尔类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心跳的次数,减轻心脏的收缩力,除了可以降低血压之外,还可以消解不良情绪。沙坦类和普利类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同时,对于改善不良情绪也有一定的作用。这三类药物是非常适合有不良情绪的朋友们应用。自我调整: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朋友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其中很大一部分中青年人群患上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对这类患者应该采取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态平和,如果仍不能使自己的心态平衡,建议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合理锻炼:体育锻炼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益处是非常多的,可以减轻体重,减少体内的水钠潴留,血压控制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在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以有效地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三方面因素,包括睡眠时长,睡眠节律和睡眠深度,无论哪一项出了问题,都不能达到高质量的睡眠。如果通过4种方式仍不能有效地控制紧张情绪,不能把血压降至正常,建议除了增加降压药的用量和种类外,还需要寻找专业的医生的帮助,采用一些抗焦虑药物治疗。总结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血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中青年患者,血压升高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中所导致的,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对稳定血压非常有帮助,建议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中的患者,调整心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合理锻炼,调整睡眠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应用抗焦虑药物治疗。

文章来源:慢病管理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wq/8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