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温州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医大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倪连松称,虽然60岁组、70岁组人群是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人群,但近几年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他接诊的患者中,十多岁的孩子不少,六七岁的幼童也有,基本上是因为可控因素造成的2型糖尿病(过去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压力大
生活节奏快
增加患病几率
医生
告诉你
为何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倪连松介绍,一方面是饮食习惯的变化,过去摄入的食物以米饭等碳水化合物为主,鱼肉等蛋白质食物摄入较少,如今烤肉、炸鸡、汉堡等西式快餐摄入增加;另一方面,汽车、电梯的普及导致市民日常运动量减少。此外,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都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情绪不稳定、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患糖尿病几率。
倪连松介绍,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管住嘴、迈开腿”,对于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在他接诊的患者中,有两个病例均为1型糖尿病(过去也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个是市区的初中男生小东(化名),在家人的监督下,他配合治疗,饮食、生活习惯控制得很好,目前身体的各项指标良好,未出现并发症。一个是泰顺的高中女生小茜(化名),因为家人对糖尿病认识不够,她虽然配合治疗,但想吃就吃不忌口,也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年后的今天,她出现多项并发症,包括视力模糊、尿毒症等。
糖尿病爱找这些人岁以上的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表示,健康人在40岁时就需要筛查糖尿病了。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一般而言,常规筛查空腹血糖即可。
2胖人、或亲属中有糖尿病人针对未成年高危人群(肥胖、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怀孕时有糖尿病史等),建议应从10岁开始筛查,一般查空腹血糖即可,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一次。
3心率快的人心跳越快的人越要注意防范糖尿病威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安静状态下心率越高,其身体自动调节功能较差,越容易罹患糖尿病。
4爱熬夜的人万恶的“熬夜”啊~连糖尿病也有它的影子!据外媒报道,瑞典某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表明,通宵熬夜一晚也很有可能对你的基因产生长期影响。一夜不睡会扰乱我们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罹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5不爱吃早饭的人据美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吃早餐的孩子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与每天都食用早餐的孩子相比,那些经常不吃早餐的孩子在禁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会高出26%,他们胰岛素的抵抗性也会高出26%。
6倒班族英国每日邮报刊文称,在一段时期内(至少3年内)定期上夜班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增加20%;而与只上白班的同龄女性相比,那些在20年内经常倒班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增加约60%。不规则的上班时间会扰乱人体的生理节奏,从而会对血糖的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影响。
7压力大的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介绍,除了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压力也越来越成为肥胖及糖尿病的幕后推手。如果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又没有及时的通过运动消耗,人体内脂肪酸上升就会刺激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又让这些脂肪酸合成脂肪,积存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存积在肚子里就成了“将军肚”。
8生了胖孩子的妈妈生胖孩子的妈妈易患糖尿病。这听起来有点邪乎的说法,却很有道理。临床中越来越多年轻时生育八斤以上巨大儿的孕妈妈,人到中年时会出现血糖异常及糖尿病症状。
9血脂高的人长期的甘油三酯升高,易导致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升高后,产生脂毒性,对β-细胞有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这样预防糖尿病预防糖尿病,除了以上提到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下面这些生活小常识也要知道呀!
1晚餐后散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次餐后步行15分钟路可降低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晚餐后是散步的最佳时间。
2大人、孩子都别胖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著名糖尿病教育专家向红丁说,两岁就能决定孩子以后是否容易患糖尿病,因此从出生到老都要做好糖尿病的防卫战。“别让孩子胖,离2型糖尿病就远。”向红丁说,2型糖尿病受环境影响较大,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关键就是两个字:别胖。
3远离“汤”“糖”“躺”“烫”向红丁指出,只有改变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才能离肥胖和2型糖尿病更远一点。
“汤”——是人们餐桌必备的。汤入胃后,半小时即可到达小肠,无需消化或经机体简单消化后迅速为机体所吸收,久之,营养物质不断在机体内堆积,从而导致人体发胖。
“糖”——食糖过多,超过人体所需,便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使身体发胖。
“躺”——喜静不喜动是许多肥胖者共有的一个生活特点,其结果是导致人更胖。
“烫”——太烫的食物会使人的肠壁血管扩张,消化腺分泌活动加强,从而刺激人的食欲,增加食量。
4吃苹果医院营养师宋新说,苹果中含有的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此外,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更可促进脂肪排出体外,帮助减肥。
5吃蓝莓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常吃蓝莓能降低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对20多万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与那些不吃蓝莓者相比,吃蓝莓最多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下降了23%。
6每天喝4杯红茶杜塞尔多夫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科学家研究发现,饮茶也会直接影响到糖尿病的发病率。因为喝茶能影响葡萄糖代谢,防止葡萄糖水平升高,这与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有关系。每天喝4杯红茶可使2型糖尿病危险降低20%。
7调料选肉桂美国研究者发现,肉桂能够帮助实验小鼠降血糖。在我国传统医学当中,肉桂被称为“上药”,它性质温和,人们可以十分放心地在调味中使用它。很多糖尿病人表示,吃了肉桂粉之后,感觉有很大的改善。看来,吃点加肉桂粉烹调的食物,无论糖尿病人还是中老年健康人都能受益。
来源:温州都市报健康时报
评论往往比正文精彩,点底部“写评论”发表你的神吐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