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工用门道治病系列八:
门道(八)尿毒症的遐想
尿毒症,中医历史书籍并勿记载。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到了一定程度出现的状态。如今此病也不少见,尤其许多媒体提倡为得此病募捐者较常见。因为此病要换肾,需要有合适的活人肾脏,为其置换,才能活人性命,这是医学的进步,也是西方医学的强项,只是需要的费用太高,很多人经济困难,无法凑齐费用,而提出募捐,求社会上好心人为有病患者伸出援助之手以全活性命,因为此病前期为保命已经做的透析医疗,已经使经济不太好的人家倾家荡产了,还是解决不了患者生存的危险。这里边还有两个问题,一就是有了钱,还需找合适的肾脏,配肾若不能成功,也很难手术,再者若透析还要经常进行,费用较高。这是残酷的现实,患者必须面对。因此对于经济困难者,放弃治疗的人也有很多。透析就是过滤血中杂质,以弥补肾脏功能衰竭的缺陷,以挽救生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相信新闻媒体上,电视上说的那么玄乎,并不去对此作更深细的研究。
我有个五叔,年,六十多岁,到医院治疗多日,此时神志已是半昏迷状态,县医院确诊为尿毒症,说已无法治疗,要病家抬回家去。病家要求给药以尽心愿。院方给了万单位的青霉素,并说不用生理盐水,白开水化开,即可肌注,无口服药,一次开十天量,如人不死,继续再开、打针,这实际上是安慰患者家属无奈的做法。因当时农村条件很差,家人忙碌农活,也不曾用心护理,每天有时给他吃一些,喝一些,也不管他咽下去没有,好则虽然其还有知觉,但并不要求什么,只是半昏迷状态,人不管他,他也不叫嚷,好像在睡觉一样。这样月余天过去,突然有一天,无人在跟前时,他竟一人走下床去,又拉又尿,弄得屋内到处臭气冲天。之后又能自己起来活动,和正常人一样,再后来也能喂牛,耕地,又过十几年,直到年因其他病去世。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人们认为尿毒症,必须换肾,若不换肾,很快就会死亡,毕竟五叔在月余天的挣扎中,只用了青霉素消炎,而消炎对尿毒症并不起重要作用并未死去,又活了十几年,也值得思考。于是以后就看书籍、报刊,找资料以求找到答案。
在近年出版的《燕山医话》中医院的聂莉芳主任写的《谈大黄在慢性肾衰中的应用》,他说:“从近年来国内报道的文献来看,以大黄为主通腑泄浊治疗慢性肾衰已较普通,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用药途径有合入复方中水煎服的,有单服大黄粉的,也有煎汤保留灌肠的,有做注射液等。”他又说:“大黄通腑泄浊,使浊邪有出路,对于缓解病情是十分必要的。”
可见中医使邪外出的理论,用于现在的所谓疑难杂症的慢性肾衰的尿毒症也是有效的。人们已经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虽然并未广泛使用,也算是进步吧!也算中医对于尿毒症必须换肾,必须透析之外,又开辟了一种中医药的治疗途径,可惜并未有实例以证明之。
正为对尿毒症迷茫之际,有幸看到了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一书,此书对关格(古人对人体运化不通的称谓)就是尿毒症。在书医院检测手段定为尿毒症的患者,经赵绍琴治好的全部过程,其中三例是和西医透析治疗的联合行动,四例用的是中药汤剂,他说“中医能够治疗尿毒症,而并非用透析一种途径”“尿毒症乃血中蕴毒,不得排泄。”治疗中大忌温补,必须以凉血化瘀为主,佐以疏风胜湿,疏调三焦,使邪气外出有路,常用荆芥防风、地榆、藿香、紫苏、槟榔、复皮、大黄、丹参、茜草、赤芍等药对症加减组成此方剂。在治疗中着重认为药物只是辅助治疗,除中药辩证辅治,排毒为主之外控制饮食,不可食高蛋白与豆质食物也很重要,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切不可缺。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形体就像一个容器,在人体出入的水谷,就是生命能量之源泉,因此水谷代谢出入之门与代谢行动之道路起关键作用,而体内分工的各脏腑又是体内存在的小容器,由于各自容器的分工不同,小容器也都有代谢出入的道路与门户。尿毒症就是肾脏的道路与门户出现阻滞,现在医学中的透析就是净化阻滞的血液,并没有净化肾脏本身的功能,因此赵绍琴每用荆防、紫苏、藿香、槟榔、复皮外散寒热,通透肾脏行气之功能,丹参、茜草、赤芍以利血的通道,每次都用小量的大黄通腑泄浊使邪有出路,所以能使患者痊愈。
我五叔之病,因患者家属对其生命已失去信心,照顾、喂养不当,正因如此,容器内的积淤才能正常吸收,多时才把肾脏积淤吸收并排出,这和赵绍琴治尿毒症的思想完全一致,所以才没有轻易坏症死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