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医院最新动态
普及健康科普知识
白
1
别开生面的马拉松
唱响生命最强音
11月29日上午8点30分
一场特殊的马拉松赛在南京
国际青年文化公园鸣枪起跑
身穿统一赛服的参赛者
有的坐在轮椅上,有的手持拐杖
他们都奋力向终点进发
想知道这场别开生面的
马拉松比赛是什么吗
这医院
南京体育学院及江苏省康复医学会
联合举办的第三届
中国康复马拉松赛
▼▼▼
康复马拉松了解一下
此次第三届中国康复马拉松赛为金陵康复医学高层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为半程马拉松(21.公里)、迷你马拉松(6公里)、健康走(6公里以内,不设要求)、康复行(3公里,邀请慢病跑者参与)四个组别,共有报名参加,其中半程马拉松参赛者人,迷你马拉松参赛者人,健康走参赛者27人,康复行参赛者70人。选手中既有医护人员,也有康复患者,这些患者有神经损伤患者,有肌骨损伤及术后患者,有心肺疾病等有氧代谢能力障碍疾病患者。患者在赛前均经过专业的评估及训练,使用一些如轮椅、心率带、外骨骼机器人等辅具参加马拉松。相比常规马拉松,中国康复马拉松赛更注重慢病和康复患者的参与,使这些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康马”现场,医院工会副主席王燕带领“仁医嗨跑”团前来助阵,加入了马拉松的队伍中;此外,医院(医院钟山康复分院)也组团前来参赛,这支由医务人员加入的马拉松令这场比赛更加“安全”、“科学”、“健康”。
太牛!他们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完赛
▲资料:11月15日克州“康复机器人马拉松赛”现场
11月15日,一场名为"科技助残”中国康复机器人马拉医院东院首站开跑。(更多回顾:他们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挑战马拉松!)两位截瘫人士相互鼓励,邵海朋完成了全程马拉松,李涛完成了半程马拉松,并通过全程记录与认证,申请创造此类马拉松行走的世界纪录。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介绍,外骨骼机器人对于失去站立或行走功能的患者,提供了直立行走康复训练新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高频率长时间保持仿人行走运动训练,这在过去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据了解,自江苏省开展医疗“组团式”援疆工作以来,医院成立院士工作站,建立多个功能性康复站,帮助医务人员接触先进的医疗技术,促进克州医学事业的发展。此次外骨骼机器人的到来,便是“组团式”援疆工作成果之一,而使用机器人完成马拉松比赛,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也不多见。
▲李涛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在康马现场
建立医院的励建安院士工作站以克州高发的脑卒中、脊髓损伤、骨关节病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为重点,为克州在神经瘫痪康复、心血管康复、运动控制障碍等方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康复机器人作为院士工作站的科研成果之一,医院起跑点到南京奥体中心,这也是中国残疾人首次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挑战全程马拉松世界纪录。此次在南京举行的康复马拉松,李涛再次现身比赛现场,他表示: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协助下能够参与马拉松赛事,享受快乐人生,这在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已经变为现实。
患尿毒症13年如今成“马拉松明星”
▲薛英勇在马拉松比赛中
薛英勇,患尿毒症病程13年,医院血液透析3次。但他依然坚持运动,坚持跑步,甚至参加马拉松。年查出尿毒症后,薛英勇从慢跑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年,他报名参加了第一个跑步比赛——李宁10公里跑,并且成功完赛,之后的薛英勇就“一发不可收拾”,“青马”、“上马”等各个马拉松赛场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年至今,薛英勇已经获得了十几块马拉松奖牌,在他的带动下,很多身边的病友都加入到马拉松的队伍中来。薛英勇表示,今年是他第一次参加康复马拉松,便在半程马拉松中取得了佳绩,感觉棒极了!
▲赛后与励建安教授合影
25岁汶川地震伤员坐着轮椅来参赛
刘芳,今年25岁,年汶川地震天地崩塌时摔伤致脊髓受伤入院,看似普通的两个字符——“T3”(T3-T12为完全性脊髓损伤)仿佛审判书一般,把小女孩的世界禁锢到一把小小的轮椅上。同年9月,四处寻求康复治疗的小刘芳遇到了励建安教授,在励教授和身边医护人员的治疗与鼓励下,刘芳重拾了对生活信心,在第二年9月重新入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她在湖南长沙工作。
在励教授的邀请下,刘芳报名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康复马拉松”,并且成功完赛。赛后,刘芳表示,这样的活动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重新参加运动、与健康的参赛运动员同台竞技,这些都是她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大家的鼓励下变成了现实。此次参赛经历让她更加坚信,只要坚持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圆满的!
▲记者赛后采访刘芳
人人可以快乐跑马体验精彩人生
已经连续多次参加“康马”、连续“N次”参加各种马拉松赛事的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这次也是完成了了新的马拉松旅程,再创佳绩,他表示:“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既然是全民健康,那就不应该将非健康人群排除在外,他们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功能障碍等,但他们也有享受运动的权利,无论是使用轮椅还是机器人装备,都是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快乐,体验精彩的人生。
▲励建安教授(中)在马拉松比赛中
“现在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人群参与此项活动还比较少,目前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到1.7亿,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糖尿病患者达到万,超重或者肥胖症万到2亿,血脂异常的1.6亿,脂肪肝患者约1.2亿……因为各种门槛,他们中很多热爱跑步的人没有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去。
”▲与跑者交流
▲为获奖选手颁奖
励建安教授表示,我们鼓励这部分患者也能多多参与活动。但是必须提醒的是,此类慢性病患者如果想加入马拉松的队伍,一定要做好基础疾病的筛查和治疗,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康复训练量,提高心肺功能,逐步适应马拉松的运动强度。
“马拉松这项运动的魅力,是来自于它的坚持不懈。马拉松的运动价值和对跑者的人生价值,已经远远大于比赛的获胜。”励建安教授强调,马拉松运动的真正意义,即是比赛过程,当不同选手或早或晚,出现生理,心理极限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困难,最终战胜自我,突破个人极限的意义。
未来的马拉松赛事将会怎样?励建安教授提出,未来我们提倡进一步推进全民运动,深入推广“全民健康”的理念,希望能有更多的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加入到跑步这项运动中来,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马拉松带来的快乐。同时,这个以残疾人、慢病患者、医务人员为主体的马拉松赛,正在逐步发展,并一定会燎原中国。
跑马健康提醒
专家提醒,在准备马拉松时,一定要注意跑前保持体温,赛前一定要进行适应性训练,做好身体的保护,科学的早餐搭配,赛中适量的补充水分,在跑时遇到极限状态记得调整自己状态,保持自己的节奏,切勿攀比,真正做到”为健康而跑“。在这里,专家给给了一份“赛前注意事项”,请收藏!
1、24小时内不能饮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暴饮暴食。
2、赛前三天,保证良好睡眠。
3、赛前1到2小时进食,半饱即可,以易消化、甜食为主。
4、赛前半小时到1小时,适当饮水。
5、赛前半小时以内,做准备活动,以伸展运动为主。
更多报道,请看这里
精彩回顾
01快来看看!省人医的这位医生跑出了一个“动物园”?
02南马
我们参跑、护跑,还告诉你应不应该跑!
03首届中国康复马拉松
他们用轻盈脚步踏出动人乐章!
责任编辑/周宁人
稿件来源/周宁人李嘉慧王佳悦
摄影/周宁人张昕彤
鸣谢/张昕彤
图文编辑/周宁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
医院官方平台(JSPHRYSC)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