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肖刚(化名),是个有为的大龄青年。
想当初,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国企公司,由于资质聪明、肯吃辛苦,一路升职加薪。
欣喜的同时,肖刚明显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加重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有时候会议多的忙起来,三餐不定,常吃外卖,就算平时上厕所,都要憋着好久才能抽空去一下,一天下来后,屁股都会隐隐作痛。
最近,肖刚更是常喊“累”,总感觉自己全身乏力,还出现头晕,吃饭也变得没有食欲,肖刚便以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导致的。
可在一次开会的时候,肖刚刚要发言,却突然两眼一沉,昏倒在地,在一旁的同医院。
没想到,医生给肖刚检查过后却直摇头,检查报告上赫然写着尿毒症,并且已到了晚期,透析基本无用。
最后,面对高昂的费用,可怜的肖刚决定放弃治疗,带着绝望出院了。
事情结束后,医生提醒,我国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很多,已经高达2亿左右,约87.5%的肾友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而肾病绝大多数发展成尿毒症,往往都是因为都不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等到发现时已经为时过晚。
这三件事,还了很多人,别再忽视了
1、长期熬夜,过度劳累
因为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特别容易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经常如此会导致反复的细菌、病毒感染,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腰酸腰痛、浮肿、蛋白尿等表现,最终发生肾脏损害。
2、经常吃外卖
高盐饮食,也是导致尿毒症高发的原因。
很多人喜欢叫外卖,偏爱麻、辣、酸、咸、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而外卖为了口感,经常会口味偏重。
这就很容易伤肾,长期饮食太咸,不仅对心血管有伤害,还会加重肾脏负担,易患上尿毒症。
3、习惯性憋尿
有研究表明,若长期憋尿,则容易导致体内肾脏、膀胱持续处于高压状态,最终诱发尿毒症。
很多人因工作太忙经常憋尿,而憋尿时间过久易导致膀胱压力升高、膀胱压力反射紊乱和逼尿肌功能下降,或者影响输尿管-膀胱抗反流机制,导致尿液反流,容易并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害。
身体出现5种表现,警惕尿毒症,及时检查,切莫拖延
1、脸色发黄
尿毒症会导致脸色发黄,主要是由于毒素堆积所致。
此外,尿毒症还会导致贫血,也会出现脸色发黄的症状。
2、尿液减少
人体肾脏,负责过滤尿液,一旦肾脏病变,导致肾功能受损,排尿会出现异常。
突然排尿减少、排尿不畅,甚至出现血尿,都是肾脏疾病的危险信号,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3、困倦乏力
尿毒症最早期,会出现这类情况,十分容易被忽视。
身体乏力、困倦,及时睡眠充足也无法改善,就要高度警惕了。
主要是由于肾脏内蓄积了大量的毒素,感染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从而引起乏力的情况出现。
4、浮肿
发生尿毒症后,肾脏不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便会导致浮肿。
早期的时候,一旦出现在眼睑、脚踝处,休息后可得到缓解。
到了后期严重时,会发展成为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
5、胃口不佳
尿毒症,会导致身体毒素停留在身体内,影响人的消化功能,一些人对此不是很重视。
后期就会发现出现恶心、呕吐这类更加严重的症状。
保护肾脏,做好五件事
1、多饮茶,护肾排毒
肾怕喝水少,多饮茶,可补充水分,增加尿液,促进废物排泄,减少肾脏负担。
用一些护肾利尿小植物,泡水代茶饮,对于保护肾脏健康,也十分有益。
谷谷丁番麦须茶,泡水喝,可促肾排毒,防肾炎,有益肾脏健康。
用谷谷丁、番麦须、玉竹、刺玫花,做成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番麦须,入肾、膀胱经,可利尿、利胆,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减轻或消退浮肿,减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于改善慢性肾炎,促进肾脏排毒。
谷谷丁,有“尿床草”之美誉,利尿通淋,还有抗菌消炎之效,促进身体排毒,减轻肾脏负担的同时,还可消除炎症。
玉竹,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可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
刺玫花,是一种野生小玫瑰,药性温和,可起到中和调节之用。
这样搭配泡水喝,促进肾脏排毒,防肾炎,有利于保护肾脏健康。
2、睡前泡脚,养肾助眠
双脚,对于保护肾脏来说,十分重要。
一方面,要保护双脚温暖,避免寒从脚起,要知道,肾脏喜温热,最怕寒。
用热水泡脚,可温暖双脚,还可温补肾阳,助力肾脏健康。
另一方面,睡眠,也是养肾很重要的一步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而睡前泡脚,有助于睡眠,因此,对于肾脏健康,更有利。
因此,睡前泡泡脚,十分有必要。
3、不熬夜,保睡眠
良好的睡眠,对于肾脏健康,尤为重要。
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肾病复发,还会增加尿毒症风险。
肾病领域的权威杂志《Kidneyinternational》发表一项研究表明:
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或6小时的人,与每晚睡7到8小时的人,发生蛋白尿的风险会增加70%,并且,肾功能下降速度会更快。
临床也发现,许多肾衰竭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因此,按时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对于肾脏来说,尤为重要。
4、多锻炼,少久坐
久坐伤肾,长时间坐着,会增加肾脏器官的负担。
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肾虚,出现明显的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的症状。
此外,久坐还容易导致肥胖,尿酸高等,也会增加肾病风险。
因此,要注意,减少久坐,多运动,多锻炼。
成年人,运动量,为一周5天,至少每天锻炼半小时。跑步、骑自行车、散步或修剪草坪等皆可。
每周应该至少锻炼两个半小时,包括:至少两项肌肉强化运动,比如,体力消耗量大的园艺劳动、举重或俯卧撑。
65岁以上老人,一周至少锻炼2小时30分钟,以保持力量与平衡。
久坐办公桌前的人,至少在久坐40-60分钟后,就要起来活动一下四肢,扭转一下自己的腰和脖子。
5、多按揉,强肾脏
按腰眼
经常按揉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可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按足心
足底的前1/3处,是涌泉穴,经常揉搓,有益温补沈阳,促进肾脏排毒。
揉搓足心,感受到足部发热、经络通畅为佳。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