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也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肾性贫血的发生,不单纯只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减少,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许多尿毒症透析患者会合并其他可以引起贫血的疾病,如:感染、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所以贫血的治疗,应该全面、细致、个体化。
1、寻找贫血的原因:
除肾脏功能下降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不足外,其他造成贫血的原因还包括:铁缺乏、合并炎性疾病、慢性失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纤维性骨炎、铝中毒、血红蛋白病、维生素缺乏、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溶血、透析不充分、应用ACEI/ARB和免疫抑制剂、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等情况。
所以及时就诊,您的专科护士及医生会帮助您分析贫血的原因,对因治疗。
2、药物治疗
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
多数尿毒症透析患者需要外源性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根据血色素的变化调整用药的剂量、频率、用药途径。
通常血液透析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注射及皮下注射两种方式(静脉应用需要更大的剂量)。
而腹膜透析患者多于家中自行注射,皮下注射方式简单易学、操作方便,故多应用此种注射方法。
①、血红蛋白超标的情况:
当血色素超过指标上线时,不要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而是要缓慢减量使用。
因为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寿命60-90天,停用初期血色素不会有太多改变,但当这些红细胞老化消亡的时候,同时没有新的红细胞生成,血色素就会迅速下降。
所以尿毒症患者切忌:不要自行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②、铁剂的补充
由于尿毒症患者食欲下降,进食较少,胃肠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利用有限,另外尿毒症毒素红细胞寿命较健康人短,故多数会出现铁的缺乏。
腹膜透析患者由于缺少开放的静脉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可由通路直接静脉给药),为方便患者,多数情况下应用口服铁剂。
如果血色素持续降低,缺铁明显,医医院使用静脉用铁。
铁不足及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需要医护人员的监测及指导。
③、维生素B12、叶酸的补充
维生素B12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多数透析患者不会缺乏这两种元素,但如果尿毒症患者合并有消化系统疾病,有可能造成这两种元素吸收不良。
医生护士会根据患者血常规及维生素B12、叶酸的检测结果,给予相应治疗。
3、输血
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对于血色素快速下降的患者尤其适用。
慢性贫血治疗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输注红细胞,减少输血反应的风险。
适合器官移植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避免输注红细胞,以减少发生同种致敏的风险。
4、饮食保健
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因为食物中的铁,是以3价胶状氢氧化铁形式进入消化道的,经胃液的作用,高价铁转变为低价铁,才能被吸收。
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饮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
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补充。
维生素C可以促进高价铁转为低价,故可以随餐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更多肾脏健康问题,点击“阅读全文”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