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40年肾移植突破例千余

近日,杭州大剧院来了近千位特殊的人,他们都曾换过肾,但他们现在都活得挺健康,其中20多位还结婚生子啦。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的是浙江大医院肾脏病中心。

(浙大一院肾移植患者代表合影)

“他们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中心近40年来,肾移植病例达到例,这个数量与肾移植登记数据综合质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肾脏病学科带头人陈江华教授说,在这近千位病友当中,最长肾移植者已经健康存活29年,是国内鲜有的长寿移植者。

这些死里逃生的患者,像开派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止不住的笑容,和熟知的病友打招呼聊天——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在血透室、手术室里经历着类似的从死到生的转变

今年31岁的周女士带来了自己3岁的女儿,女儿长得和妈妈特别像。“我是年被查出慢性肾炎的。”周女士说,后来发展成为尿毒症,为了等肾源,每周要做三到四次透析。当年22岁的周女士,曾一度陷入绝望,直到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认识他之后,觉得天都亮了起来。”未来的丈夫并不介意她患有尿毒症,两人就这样谈起了恋爱。周女士记得最让她感动的一句情话是:“他说,我就算死也要死在他的怀里。”

好运气似乎随着爱情也一同到来,年,经过了3年的透析,周女士终于等到了和自己相匹配的肾源。

手术很成功,现在除了每天定时服用抗排异药物之外,周女士并没有和常人有大的区别,而他们的婚礼也很快举行,在肾移植3年之后,女儿降临了人世。

(浙大一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肝胆胰外科学术带头人郑树森院士致辞)

(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教授致辞)

(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书记致辞)

为了让需要肾移植的患者能尽快移植,为了让肾移植后的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陈江华和他的团队在不断努力,逐步建立了肾脏移植排斥预警和无创性诊断、肾脏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治疗等关键技术,移植肾一年存活率超过95%,十年存活率超过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们还另辟蹊径,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仅用一滴尿液来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排斥,准确率分别达到94.1%和96.9%。

同样为了破解国际性难题,针对高危人群,该团队还建立了去敏治疗和强化干预方案,使高危受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从53.7%下降到14.6%。针对低危人群,团队建立了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使肾移植受者平均减少了30.1%的免疫抑制剂用量,显著降低了毒副作用和治疗费用,使这些患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保持在5%以下。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更多资讯:

周末来了!出游一定要谨防它!被咬了,千万不要硬拔!

这根血管是大脑生命线,万万不能堵!四大预防要点助你远离危险!

“容颜常驻,爱浙一生”——面部年轻化国家级学习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yz/8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