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毒肠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频繁发生,诱因复杂,严重影响了生产性能,给养殖场造成较大损失。
一、发病原因
1.小肠球虫的感染
小肠球虫的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小肠球虫主要寄生于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当其大量生长繁殖时,必然导致肠粘膜增厚,水肿,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则几乎使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所以发病鸡群所排的粪便就很稀薄且不成形,内含有没有被消化的饲料。
2、细菌感染
引起家禽细菌性肠炎的病原种类复杂。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等常有发生,难以控制。肠道细菌感染也是肉鸡肠毒综合症的病因之一。通过刺激破坏肠道黏膜,同时引起炎症使肠蠕动速度加快,消化液排泄过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导致消化不良。临床主要表现为白痢、粪便稀、不成形,甚至水样腹泻,过料等。
3、肌胃腺胃炎感染。
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兽医防治方案中常提及“治胃不治肠,治了也白忙”,可见腺胃肌胃炎与肠炎肠毒有着相互寄生的关系。
4、病毒感染
病毒也是引起肠炎肠毒的诱因之一;如呼肠道型新城疫,肠弧病毒引起肠炎,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临床主要表现为肠道出血性炎症,肠粘膜脱落坏死,黄绿、黄白色稀粪等。
5、肠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
由于季节、饲料、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内PH值严重降低,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又由于此时肠道处于厌氧环境,魏氏梭菌、肠梭菌等厌氧菌会大量繁殖,有害菌与球虫相互协调而加强了致病性。这样就会造成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能加重致病性。菌群所分泌的毒素增多,刺激肠道粘膜使肠蠕动加快,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消化不良,未消化的饲料随同脱落的粘膜一起排出体外,形成特征性的西红柿样或鱼肠样粪便。
6、电解质大量流失
由于球虫和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和肠道吸收障碍,使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破裂崩解,使电解质大量流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流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强,这也是肉鸡猝死症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7、自体中毒
在发病的过程中,大量的肠道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脱落的肠粘膜、死亡的虫体等在体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时,肠道内异常菌群分泌的毒素均会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出现兴奋不安、尖叫、瘫痪而衰竭死亡等症状。
8、饲料因素
饲料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能促进细菌与球虫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所以营养越丰富,发病率就越高,症状就越严重。而饲喂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较低。另外霉变饲料也能加重病。
9、药物中毒
长期用药,使药物对肠道粘膜造成损伤,引发肠炎。
二、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勤换垫料,减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特别是饲槽、饮水器要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光照强度、时间、温度、湿度,应符合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
3、饲料:料中长期拌入脱霉剂,防治饲料发霉,禁止使用霉变饲料。科学的添加饲料蛋白和维生素。
4、合理运用药物预防,给予适量的维生素、鱼肝油等营养产品,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总结:引起肠炎肠毒的病原和病因颇多,减少发病诱因,其就能得到良好控制。如:提供优质的舍内环境,清洁的饮水,易消化的科学营养饲料。发生肠炎肠毒时,一线工作人员一定要确定好发病诱因,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损失。
本文来自大明视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与立场,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请勿盲目,本文不作投资参考,请勿盲从,谢谢。
推荐阅读
市场情绪偏空,蛋价还将下探?
大肉食鸡苗价格下滑,原因到底有哪些?
分析师看好6-8月白羽肉鸡行情,认为会反弹,你认为呢?
山东拉蒙斯汉,成立于年6月,为西班牙拉蒙斯大药厂(中国办事处)。西班牙拉蒙斯大药厂成立于年,位于西班牙莱里达市,由DanielMonjaGranell博士创立,主要生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年生产量超过万件产品,主要客户为欧盟本土的养殖集团和饲料企业,于年开始进军中东国家,年开始开拓其他国家市场。目前在全球2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
青岛普维动保是中欧合资企业,创建于年。公司使用欧洲技术,生产设备由欧洲设计,在中国和欧洲(FAMI-QS)双重质量控制体系内进行生产。中国质量标准重视有效成分含量,欧洲标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