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引发全身并发症,肾损害是其中之一。据有关报道,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超过了30%,这些患者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来延长生命,死于肾功能衰竭的糖尿病患者占5%-10%。所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目标。
案例1
孙先生是在偶尔的一次体检中,检查出患有糖尿病的,但是早期只是血糖高,身体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他认为糖尿病不疼不痒,就放松警惕。
直至后来出现烦渴、多食、多饮、多尿、体重明显下降,在家人的督促下住院治疗,采用胰岛素及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一年后,患者的烦渴、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逐渐消失后,自己又擅自停药,并且从不监测血糖;5天前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家人陪同来乃新门诊就诊,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3级、脂肪肝。
其实,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预防的。
糖尿病肾病的8个常识要知道
1.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糖尿病肾病如何分期?
3.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
单纯的高血糖治疗简单方便,医疗费用低,早期的血糖达标能够更好地延缓、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果等到出现了并发症再去治疗,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会造成更高的致残率、甚至致死率。
4.坚持用药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它的适应证和副作用,一定要遵从医嘱,合理配伍,规范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少用或不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5.定期检查
要想预防或早期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变,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每年都要进行筛查,检查项目如下: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的变化。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功能、眼底等。
6.控制血压
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与医生结合,调整治疗方案,不要擅自停药或减量。
7.戒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管痉挛,减慢血液循环,加剧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
8.合理运动
运动应从低强度、低运动量开始,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如步行、太极拳、家务活动、慢跑、自行车等;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的运动,防止血压过度升高。
案例2
朱某,男,38岁,工人,因口干、多饮、尿中泡沫8年余,加重伴头痛1个月入院治疗。
检查尿常规显示:尿蛋白2+、尿糖+。尿微量白蛋白:.8mg/L,空腹血糖:10.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经颅多普勒示: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不对称;双椎动脉供血不足。B超示: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弥漫性肝损害,考虑重度脂肪肝。
西医诊断:1、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IV期;2、高血压病3级。
病情描述:患2型糖尿病史8年,间断口服消渴丸、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因服药不及时,血糖控制不佳。5年前感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尿中泡沫增多,查空腹血糖多大于8mmol/L,尿蛋白+,找主任看诊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伴头痛眩晕,胸闷心悸,活动后加重,夜寐欠安,多梦。
乃新中医王主任看诊:中年男性,形体肥胖,口唇无紫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无异常,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皮下脂肪厚,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无浮肿。舌暗红胖大,苔微黄,脉滑。中医症状积分24分,身高:cm体重92kg,体重指数(BMI)30.5。
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脾肾两虚,痰瘀互结眩晕痰湿中阻
王主任根据情况,在服用西药控制血压血糖的同时,辩证开具中药,益肾复元、滋阴扶阳,以李老研发的“治糖方”搭配“天杞益肾方”调理。两周后复查。
两周后复查患者自觉头痛头晕,乏力,多饮、口渴症状减轻,查体:BP/80mHg。尿检示:尿蛋白(-),尿糖2+。空腹血糖:9.0mmol/L,调整胰岛素用量。根据患者情况,王主任给微调了一下药方,又继续服药一周复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示:尿蛋白(-),尿糖(-),尿微量白蛋白30.7mg/L,空腹血糖6.8mmoL/L。病情好转。
医者仁心李乃新教授对糖尿病者的告诫:
脑梗塞、脑出血、肾脏损害、眼底损害、周围神经病变、脚趾坏疽等,家里人嫌弃,亲情破裂。归根到底就是血糖高衍生的问题,你糖尿病,你难受,无人能懂你在漫漫长路上的煎熬心情......
你确定还要让自己继续饱受折磨吗?
你是否还在忍受降糖药越吃越多、胰岛素越打越多、血糖却居高不下的无奈?
你是否还在忍受视力模糊、血压升高、头晕胸闷、中风偏瘫、冠心病、心肌梗塞、手脚麻木、浑身瘙痒、皮肤溃烂、肾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的痛苦?
你是否还在忍受这不敢吃那不敢吃的煎熬……
如果是,机会来了……
那么就直接与李乃新“治糖组方”顾问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