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系列之劳动最光荣

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

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这个口号在我们护理人员身上却是身体力行。趁着红五月的东风,让我们走近奋斗在临床一线20年、30年甚至40年的护理人,看她们怎样用坚持和奉献诠释着平凡而伟大。

王玲培(主管护师)

年4月来院至今,一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作为重症医学科资历最深年纪最大的老护士,一直战斗在临床一线的老护士。亲历了简陋的监护室到高大上的重症医学科的转变。从几台简陋的监护仪和呼吸机到血液灌流机、CRRT、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仪器的熟练应用。

在重症医学科,她一直是护士和年轻医生眼中的玲培老师,是科室管理的最好执行人。护理工作琐碎而平淡,几十来,她从不计较工作的轻重苦累脏臭,只要自己看到的能做的,都会主动去完成。她始终秉承着努力、辛勤、认真、热情的奉献精神,在许许多多的深夜白昼,游走在病人疼痛、鲜血、呻吟、伤痛中,为病患送去恢复的希望。苦并快乐着!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她为自己是护理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

徐秀珠(主管护师)

年6月就职以来,一直在急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

急诊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科室,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平凡的,也是特殊的。科室工作繁忙,虽已到不惑之年,她仍然坚持在倒夜班。科室需要加班加点时,也从无推诿。不怕苦和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尽职尽责地完成着白衣天使的使命。

工作的23个年头里,和同事们一起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重症抢救,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不成功时的悲伤。参加了年大荆泥石流事件和年动车出轨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工作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职工。

她始终秉着“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信念,认认真真地做好每项职责,因为,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赵玲俐(护师)

年参加工作以来,历经注射室、儿科等护理工作,在病房工作兢兢业业、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不推诿不叫苦,得到患者和同事的好评。

因医院岗位调整需求,年进入口腔科工作。医院感染高风险区域,她来到口腔科后,对发现问题追根究底,咨询院感行家直到弄懂为止。定期对水路清洗消毒,外环境釆样等做的得心应手;口腔科的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大部分是小器械,清洗难道大,口腔器械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器械使用寿命和灭菌质量,她不断在工作中摸索方法方式,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质检灭菌法,并在各种质控中得到认可。

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她工作方式,也是她工作多年坚持一线的理由。

陆月平(副主任护师)

从事妇产科护理助产工作20多年。

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保障母婴安全是全科医护人员的使命,产房如战场,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一接到命令,马上亲临战场,参加各种危重抢救来次,助产人数约人次,加班加点数不胜数。

担任护士长以来,把科室安全始终放在首位,她以身作则,带领科内人员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积极培养科室骨干,为科室长远发展做打算。同时,她也关心同事,在人员紧缺,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大,难免有情绪波动,她又与关心大家情绪变化,时刻像大姐姐一样的帮助安慰同事,做大家的贴心人。

她始终认为,护士长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所以她一直把“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制度管人”铭刻于心。

姚秀野(副主任护师)

从事临床护理、管理、教学30余年。工作中以身作则,用爱心、和耐心细致与严谨,感染每一位护士,创造一个和谐,团结,有凝聚力的工作集体,注重科室护理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一个高水品的护理团队,在不断追求和学习中,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无私的传授给年轻护出,带出多位骨干护士。

进入血液透析中心20多年来,中心由起初的2台血透机发展到目前的63张血透床位,年引进惜尔血透管理系统,建立乐清市首家教学化血透中心,打造成乐清市拥有床位最多的血透中心。年开始对接虹桥慈善总会成立了温州市首家尿毒症专项基金。使肾友提高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有效延长生命,回归社会,科室多年获得慈善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和先进个人。科室在血透室专项检查中也多次获得好评,她多次获得乐清市医德医风标兵,温州市优秀护理工作者等殊荣。

陈笑旋(副主任护师)

年从温州卫校毕业即进入二医护理这个团队,从普外护士开始,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内涵,稳健积攒经验和成绩。一路走到急诊科护士长、门诊部护士长岗位。三十余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并且用自己多年积累下来丰富的对急危重症急救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技能,投入到对年轻护理人员带教工作中,一手一脚的带着年轻护士一起成长进步。

她就这样默默耕耘着,获得成就也获得荣誉,曾任第十二届乐清市政协委员,并获得首届乐清市十佳护士、年乐清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及乐清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金桂芳(主任护师)

“282”,一个很普通的六位数,但做为二医的员工号,却能从中读到不一般,第一个“2”,代表她是一位护士,“81”代表着她是年来医院工作。

整整40年,医院沧海桑田的变化。从七村院区到育虹路院区再到飞虹北路上的新院区,医院三迁她经历过;从寥寥几十位员工到今天仅护理人员就有多,医院成长她经历过;从一台水银血压计一支水银体温计到现在各种高精护理设备,医院发展她经历过。医院第一个用除颤仪救人、为患者使用呼吸机、为病人做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人。几十来,她像海绵,不断吸取医疗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她是教师,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护理新人;她是班长,带领着护理团队从中心医院,她曾是优秀的政协委员,政协十年,感动无数。从医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的建立并落实,护理垂直化管理的建立到完善,从普通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护理副院长,她走出了护理人努力而完美的精彩人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cq/8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