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当知常达变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

黄永凯(内蒙):XXX.男,49岁,门诊ID号:41X,初诊时间:X年3月3日。主诉:持续性气短伴乏力1个月,患者为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尤其以夜间为重,不能平卧,遂入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诊断为:尿毒症、急性左心衰,给于药物治疗和加强透析后,缓解后出院继续在我院门诊规律透析。1天前因气短加重,门诊复查心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27%,透析室的医师嘱患者入院治疗,患者拒绝。因与我相熟就诊于我。现患者自述持续性气短,尤其是上楼更加明显,晚上加重不能平卧,气短严重的时候常出现心烦,全身乏力、面色黑黄、双目有神、时感忽冷忽热、无头痛、胸腹部满闷、上腹部拒按、双膝关节疼痛,无尿、经常便秘、饮食一般、口渴、喜欢喝凉开水、舌红苔黄腻、右手脉弦有力,左手造动静脉瘘无法号脉。

黄永凯(内蒙):今晚的医案,我们一会儿开始讨论。

潘邵熙医师(广东):大柴胡汤。

黄永凯(内蒙):

潘绍熙医师(广东)请说一下辨证的依据。

黄永凯(内蒙):其他的微友有不同的意见吗?

曾绍敏医师(江西):木防己汤。

潘邵熙医师(广东):便秘,脉弦有力,寒熱往来。

潘邵熙医师(广东):胸腹满,有少阳和阳明证。

黄永凯(内蒙):

曾绍敏医师(江西)木防己汤的条文是怎么样的?

黄永凯(内蒙):木防己汤的条文如下——“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

黄永凯(内蒙):从木防己汤条文描述的心功能不全,类似于西医说的“右心衰。

黄永凯(内蒙):木防己汤的条文中的脉和我医案中的脉不符合,我曾经说过内伤病多重脉诊。

薛环宇医师(内蒙):小柴胡汤合参附汤加减

靳清杰医师(河南):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

黄永凯(内蒙):规律透析的病人多是面色发黑,这也印证了中医说

的“肾其色为黑”的观点

黄永凯(内蒙):

潘邵熙医师(广东)解释的有道理。

周利医师(吉林):小柴胡加苓桂术甘汤

黄永凯(内蒙):

薛环宇医师(内蒙)为何要加参附汤?能说一下理由吗?

黄永凯(内蒙):其他的微友还有吗?

黄永凯(内蒙):我们下次的医案也是心衰的医案,知常达变,也是我们用药和辩证要知道的。

黄永凯(内蒙):

靳清杰医师(河南)为何加桂枝茯苓丸?

薛环宇医师(内蒙):老师,有气短,心衰症状,所以用参附汤。

微友A: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

靳清杰(河南南阳):

黄永凯(内蒙)面色黑黄,晚上加重,久病有瘀,下肢疼痛,瘀血之征。

黄永凯(内蒙):

薛环宇医师(内蒙)不是看见心衰,就一定用参附汤,用参附汤那是“常”,我们也应该知道“变”。

黄永凯(内蒙):

靳清杰医师(河南)点赞。

黄永凯(内蒙):气短不足以息,是“升陷汤”的使用指征。我最初听他说完这个主诉,第一个反应是升陷汤,但是诊脉,感觉不符。

黄永凯(内蒙):我准备出治疗过程了。

靳清杰医师(河南):第一感觉我也想到升陷汤,但是看完医案后否定了。

毛旺医师(内蒙):小陷胸加桃核承气汤,来晚了。

黄永凯(内蒙):

毛旺医师(内蒙)这个患者我也曾经想过“小陷胸汤”,但是最后没有用,一会儿告诉你原因。

张达贵医师(江西):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黄永凯(内蒙):此“大柴胡汤+桂枝茯苓+四妙散证”。具体用药如下:北柴胡24克黄芩9克法半夏9克赤芍18克大黄3克麸炒枳实18克桂枝9克桃仁9克红花6克黄柏6克麸炒苍术15克生薏苡仁30克川牛膝30克土鳖虫6克全蝎3克蜈蚣1克7剂,冲服。

二诊:X年3月11日服用上药后气短、乏力、口渴减轻80%,夜间可以平卧睡觉,大便每日一次,汗出、怕风减轻50%,双膝关节疼痛减轻40%,饮食转佳,舌脉同前。上方加入淫羊藿9克,7剂继续服用。

以后在血透室遇到患者告诉我,症状均消除。

黄永凯(内蒙):这个是我当时治疗的过程。

黄永凯(内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历代医家对《内经》此段论述的看法不尽相同,一种意见认为“少火”是指气味温和、能养人身正气的药物,如人参、黄芪之属;“壮火”则是气味纯阳刚烈之品,久服能消蚀人之正气,如乌头、硫黄之类。另一种意见认为“少火”是温和的阳气,属生理之火;“壮火”是亢烈之阳,属病理之火。生理之火,人身不可须臾失之,是生命原动力和活力的象征;病理之火则必然戕害人体,消耗正气,是疾病活动的表现。

此患者乃是气血集滞复夹胃肠糟粕内停,气郁化热,壮火食气。用大柴胡汤荡涤肠胃、推陈出新、行气散结,复加桂枝茯苓丸活血祛瘀、四妙散清利下焦湿热;蜈蚣、全蝎止痛。

大柴胡汤条文共四条。其中,《伤寒论》中有三条,《金匮要略》中有一条。《伤寒论》第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第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第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黄永凯(内蒙):这个是我的解读。

靳清杰(河南南阳):第一次发的合方和老师一样[捂脸]。

曾绍敏医师(江西):

黄永凯(内蒙)刚才来了病人,没仔细看病例,草率了,抱歉。

潘邵熙医师(广东):中了三分一。

黄永凯(内蒙):

毛旺医师(内蒙)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黄永凯(内蒙):

毛旺医师(内蒙)小陷胸汤的拒按范围,没有本医案的范围大;大柴胡汤里面有柴胡和大黄,都有推陈出新的功能,这个也是我当时考虑的一个着眼点。大家还有疑问吗?

黄永凯(内蒙):实证也会见到气短的。比如哮喘的病人,也会气短,尤其是外感寒邪导致哮喘的患者,气短也明显。

黄永凯(内蒙):因为人一般都是右撇子,所以患者造瘘,多在左手。

靳清杰(河南南阳):

黄永凯想请黄师推测一下左手脉象。

黄永凯(内蒙):右手是气脉,左手多是血脉。我估计他的左手脉可能是涩脉。

毛旺医师(内蒙):

黄永凯(内蒙)我的方去芒硝加柴胡如何?

黄永凯(内蒙):

毛旺医师(内蒙)我感觉应该有效。但是患者可以使用后会腹痛,大柴胡汤里面包含着“四逆散”。四逆散中有芍药,可以缓急止痛,患者用后腹部会舒服点。另外,芍药有“小大黄”的称谓。也可以通便。

黄永凯(内蒙):古人的复杂方子,多是小方子组合成的,里面的组合有深意,多体会。

黄永凯(内蒙):最近再读《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此书里面的内容,多取自《汤液经》,让我感觉到,张仲景应该熟知《汤液经》的内容,因为他非常熟练的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里面的方子进行了组合和加减,形成新的有效的方子。

黄永凯(内蒙):待我再研读后,和大家交流心得。

毛旺医师(内蒙):脉促胸满去芍药和这里矛盾吗?

黄永凯(内蒙):

毛旺医师(内蒙)桂枝汤证中出现脉促胸满去芍药,是因为胸阳不足,毕竟芍药寒性,这是第一。还有芍药的作用部位,不在胸部,而在于腹部。所以在胸阳不足的前提下出现脉促,一定会去芍药的。

黄永凯(内蒙):脉促,也可以见到实证。比如葛根芩连汤。所以,需要具体看患者的虚实情况。还有其他的疑问吗?

黄永凯(内蒙):那就感谢大家参与,谢谢,各位微友晚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ff/9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