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的食品,救命的良药

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http://www.bflvye.com/
民间常说“是药三分毒”,这话对,但又不对。对指的是身体健康无病之人,对药物需要慎重,不必要借助药物来调养身体。说他不对,是因为历史的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借助中药的合理服食而达到延年益寿之功的,譬如明代医家缪希雍曾传给王肯堂一个秘方——资生丸,王氏配置此方给其脾胃虚弱的父亲长期服用,其父亲寿至90多岁。现代妇科名医刘云鹏,其在60岁阳气衰退以后每周服用五服中药,以滋养身体,基本未曾间断,寿至百岁。儿科名医董廷瑶先生也是于每年夏季服用炖人参汤,寿至百余岁。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中医名家普遍高寿,而且大多会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服用中药,所以说“是药三分毒”在这个角度来说是错误的。更何况体质平和无病之人不用服药,但大部分人的体质都是多少存在问题的,根据个人体质,在中医的合理配伍下,运用平和无毒的药物去调养气血,对人体的益处也是毋庸置疑的。据《动物学杂志》年第4期载文称: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本草纲目》等二十余种道书、中医药典中,筛选出抗衰延年药方一百五十余种,按功用分为十二类,计耳目单方类十一种,耳目复方类八种,齿发单方类六种,齿发复方类十八种,诸风单方类六种,诸风复方类二种,悦泽方类八种,补虚单方类八种,补虚复方类四十种,延年不老单方类六种,延年不老复方类三十六种,其他二种。这可谓是对我国古代服食养生药研究的一种总结。

而且服食养生的理论也被中医吸收进正常的医疗活动中后,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天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两剂;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俗人见浅,但知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但识五谷之疗饥,不知百药之济命;但解施泻以生育,不能秘固以顺养。故有服饵方焉。”又说:“故服饵大法,必先去三虫。三虫既去,次服草药,好得药力;次服木药,好得力讫;次服食药。依此次第,乃得遂其药性,庶事安稳,可以延龄矣。”

另外道书中所记载的四季服食药方甚多,据《四气摄生图》所记载:

春三月以茯苓、菖蒲、栝蒌、山茱萸、菟丝子、牛膝、细辛、续断、巴戟天、防风、山药、天雄、蛇床子、柏子仁、远志、石斛、杜仲、苁蓉共一十八味,炼蜜为丸,可治男子五劳七伤之症,补心肾,和气血,强身健体。

夏三月服补肾茯苓丸,亦治男子虚损之疾。其方以茯苓、杜仲、附子、山茱萸、牡丹皮、泽泻、桂、山药、干地黄、细辛、石斛、苁蓉、生姜共一十三味为蜜丸,禁房事及冷猪、鱼肉。

秋三月以茯苓、防风、白术、细辛、山药、泽泻、附子、紫菀、独活、芍药、丹参、苦参、桂心、干姜、牛膝、山茱萸、黄芪共一十七味为蜜丸,亦可补肾治五脏虚寒之疾。

冬三月以茯苓、山药、肉桂、山茱萸、巴戟、干姜、白术、牛膝、菟丝子、细辛、防风、泽泻、柏子仁、牡丹皮、附子共一十五味炼蜜为丸,可治男子五劳七伤等虚损之症。以上记载的诸多方剂实际上已放弃了金石药的运用,转而使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温肾等作用的中药为主,基本上可以常服而无害了,与五石散等金石服食方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类的服食药方,在唐宋以后大量存在于中医方书如《千金要方》、《合剂局方》中,作为补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基本方服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很多名方,如薯蓣丸、肾气丸、大菟丝子丸、还少丹、七宝美髯丹等。若具体到可以服用的药物,《抱朴子·仙药》篇已有记述,用作服食的草木药,有五芝(其中之一为灵芝草)、茯苓、地黄、麦门冬、楮实、枸杞、天门冬、黄精、甘菊、松柏脂、松实、术、菖蒲、桂、胡麻、远志、泽泻、五味子等。其他书中还有人参、甘草、大枣、杏仁、桃仁、竹实、苁蓉、干姜、覆盆子等。《千金要方》卷十二有“服地黄方”、卷十四有“造生干地黄法”、“造熟地黄法”等。《千金翼方》卷十二有“服天门冬丸方”,又载天门冬的制法、服法。这些都是相对平和的药物,运用恰当确实可以延年益寿。

服食的草木药尽管多,但如黄连、松脂、大黄等性味猛烈或苦寒败胃的药物,后世医家逐渐摒弃不用,而对于茯苓、黄精、枸杞、大枣、胡麻、白术等性味平和的近乎食品的药物,历代服食医家往往尤善使用。

如茯苓,在陶弘景的《真诰》中所记载了修道者长年服食的多种药物中,颇有功效,可以延年益寿。《本草经》记载:“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欬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现代的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对体质偏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

另外如胡麻,就是芝麻,《神农本草经》记载:“胡麻,味甘平,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而芝麻这类的食品,安全性毋庸置疑,且久服以后往往使人眼睛明亮,头发乌黑,确实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譬如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神农本草经》有言:“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

譬如黄芪,是补药之长,有很好的补气作用。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譬如刺五加,《本草纲目》称之“久服轻身耐老”,谚语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现代研究发现,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强壮身体的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譬如枸杞子,又称“却老子”。《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久服能坚筋骨、耐寒暑,轻身不老,乃中药中之上品。”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辐射损伤、调节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保护生殖系统、提高视力、美容养颜,滋润肌肤等多种功效。

譬如何首乌,又名紫乌藤、九真藤等。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譬如山药,又称玉延。《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现代研究表明,山药主要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抗氧化和抗衰老,保护肝、肾功能,抗肿瘤,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作用。

譬如三七,又名山漆、金不换。《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譬如灵芝,又称万年蕈。《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谓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成仙。”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譬如蜂王浆,又称蜂皇浆、王浆。《中华本草》记载蜂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近20种氨基酸。其中最重要的是癸稀酸(10-HDA),它又称王浆酸,是至今人类发现仅在王浆中天然存在的有机烯酸,具有极强的杀菌,抑菌作用和抗放射的功能。

历史和现代研究都已经证明这些药物甘平无毒,可以长期服用,目前国家公布的药食同源目录中也基本包含了这些药物,而且品种还在扩大,这些所谓药品其实和食品没有什么差别,可以常服而无害。

通过对古代服食历史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长生不老的所谓仙丹是不靠谱的,但一些性味平和的药物,确实可以作为服食的药物,对合适的体质长期服用,延年益寿是可以的。当今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扩大服食的范围,即针对患者体质,通过医生合理的配方,而进行恰当的长期药物治疗,都可称之为服食,譬如中药中的补养类丸药、膏方、甚至药酒等。这些方法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数千年来的运用经验,应该比现在所谓的花样百出的保健品之类要靠谱得多。从医理上来说,服食养生重在根据各人的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药物,着眼于正气,通过长期的药物作用,使人体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重新达到阴阳平和,以人体固有的免疫力防病治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图片来源网络(侵删)道济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wq/7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