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医院心内科(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内科)一直以心血管病综合防治为导向,以解决疑难、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为重点,以医院业务水平、规范其诊疗技术为己任,对接国内外高水平心血管团队,重视科研成果转化,打造合作共享的科研平台。作为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国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专培基地、福建省心脏介入治疗中心、福建省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近年,顺应新时代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要求,积极推动心血管七大中心建设,从心血管急诊救治到心脏康复,从临床到科研,从基础到转化,全面筑造心血管防控体系闭环。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中国胸痛中心
依托福建省急救中心,我院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单位,于年起开通“先救治后收费,一键启动导管室”的急性心梗救治模式。在郭延松教授和吴志勇教授的带领下,年获批中国胸痛中心后,诊断明确的急性心梗患者“双绕行”的比例提高了%,评价急性心梗救治水平的重要指标“DtoB”时间缩短15%,达标率提高了26%,急性心梗的救治工作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为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福建省心脏介入治疗中心、福建省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和福建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挂靠单位,我院已医院培训介入医师百余人。年6月,我院联合全省40余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在省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和省急诊质控中心指导下,成立“福建省胸痛中心联盟”,首次完成省内覆盖面最广的胸痛中心网络建设,为推广区域性救治网络先进经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如今,我院冠脉介入量已逾例。近年冠脉介入量余例/年,其中PCI例数均在例以上,急危重和复杂冠心病诊治水平稳步提升,可完成各种冠脉复杂病变(分叉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ECMO支持下手术、钙化病变旋磨等)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亚专科以胸痛中心为抓手,已经形成从急救到二级预防、从急症到慢病管理的延伸。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冠心病亚专科在心血管健康的大潮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硬核领跑,有实力,更有魅力
——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
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是在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与起搏)专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国内第一批开展心脏无创电生理研究单位之一,从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心动过缓起搏治疗,到CRT-D、ICD及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等,历经四十载,始终领跑福建,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年起,电生理组在国内率先开展房颤冷冻球囊导管房颤消融,交出了全球首例、国内首例、省内5项首例的卓越成绩,6年完成余例,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年起相继开展生理性希氏束、左束支起搏、长程心电监测仪、房颤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术、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技术。近年,在陈林教授、张建成教授、林亚洲教授的带领下,年均完成手术量约例,其中射频和冷冻导管消融术余例/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近例/年,使我院成为手术总量和年均手术量最多、病种最齐全、医院。
作为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挂靠单位、首批国家级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国房颤中心培训示范基地、中国房颤联盟副主席单位、福建省房颤联盟挂靠单位、心源性脑卒中防治基地,团队还积极致力于技术普及,目前已在亚太地区范围内培养了多名专科医师,协助20个省、30医院开展房颤冷冻消融术,促进全国冷冻球囊导管房颤消融术的同质化推广。
聚焦心血管领域尚未攻克的堡垒
——中国心衰中心示范基地
心脏病学泰斗EugeneBraunwald说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进步明显,发达国家心血管病死亡降低了三分之二,而心衰领域是个例外。”
近年,心衰团队积极开展顽固性心衰先进治疗技术如ICD/CRT-D、TAVR、ECMO以及床边超滤等,多项技术均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在科研领域,开展SGLT2、沙库巴曲缬沙坦等新型药物临床试验以及福建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现状及预后多中心临床研究。近3年获得2项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的科研课题资助,累计经费近万,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其中10篇论文受邀参加ESC、AHA/ACC、GW-ICC顶级国际心血管会议交流。
为全面贯彻落实心力衰竭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进一步规范心衰诊治、提高心衰综合防控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年8月成立海西心衰学院;年11月获批国内首批心衰中心建设单位;年4月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心衰中心联盟;年6月、9月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心衰中心、心衰中心示范基地。郭延松教授担任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副主席。作为我省首批唯一的“中国心衰中心示范基地”,我院心衰中心团队始终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在过去的两年里,于省内开展心衰规范化诊疗巡讲30场、心衰示范中心参观10批次,直接帮扶全省13家单位通过国家级心衰中心认证,初步搭建起福建省区域内心衰防控体系,并以省级心衰中心联盟为平台初步构建了福建省慢性心衰临床及科研大数据监测和管理平台,纳入了超过例慢性心衰病例,开启了心衰的精准治疗新时代。
任重而道远
——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和中国高血压中心
高血压中心依托自身能力建设和全院综合学科优势,经过数十载的不懈努力,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是省内收治难治性高血压床位最多、高级职称最多、亚专业最完备、培养硕博士生最多的专科。陈慧教授担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国家二级分会)主委,组织国内专家,以主要执笔者撰写了《调理气血类中成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基因多态性与抗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建议》。我院也于年顺利获批“中国高血压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
高血压中心长期参与全国高血压流调工作,其中包括年、年全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抽样普查工作、中国MONICA方案(国家“七五”课题)、InterASIA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福建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以及大气污染物对成人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
在推动转化研究领域方面,高血压中心也是不遗余力,发现了一种可能与高血压致病相关的新型CACNA1D基因突变,将阐明人源基因位点变异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可为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获得福建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
心血管疾病闭环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心脏康复中心
在陈斌教授带领下,心脏康复中心于年启动建设,年12月获得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授牌“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年12月获得“心脏康复中心”认证,成为全国第二批、福建省内第二家获得心脏康复中心认证的单位。
心脏康复中心设患教区、评估区、治疗区、急救区、心脏康复专用病房;中心配备CPET心肺功能测试仪、多功能跑台、功率车、弹力带、哑铃等专业设备和仪器;针对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稳定型冠心病、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急、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实行全程医疗、心脏康复和综合干预,近2年已经为余位心血管病患者开展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整合多方资源,从“心”出发,打通心血管疾病闭环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躬身入局,拥抱经导管瓣膜介入新时代
——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瓣膜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瓣膜病将会成为未来老年病最大的挑战之一。近年,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从异军突起到步入正轨,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前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我院结构性心脏病亚专科从年完成首例左心耳封堵术起,不断积累经验,年左心耳封堵术团队一跃成为省内手术例数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中心,陈新敬主任也成为省内首位获得WATCHMAN全球带教资格的医师,并参与了我国首部左心耳封堵领域的专家共识的编写。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心脏瓣膜微创技术,与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方式不同,TAV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开胸、无需体外循环、无需心脏停跳、无需切开心脏的特点,只需要一个6mm大小的穿刺点,即可实现心脏主动脉瓣膜的置换。目前,团队已成功完成近50例TAVI,年病例数更是居于全省首位。在这些受益的患者中,有超高年龄、合并胸腺瘤开胸切除放化疗后、胃癌术前以及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最大年龄达93岁。所有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反馈整体情况良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及社会效益。
为了了解福建省老年人瓣膜性疾病流行病学情况,由福建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合福建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发起,医院心内科牵头,全省家省、地市、医院参加,为期五年的福建省老年人瓣膜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于年8月启动。该流调将为福建省瓣膜性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数据。
不遗余力,加快学科升级
——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历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新加坡心胸外科中心、日本冲绳中部病院建立友好协作关系,近年又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医学中心、德国国家(柏林)心脏中心、医院缔结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推进医疗“创双高”建设,扩大学科影响力,聘请中国科学院顾东风院士、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医学中心非介入心脏科主任郑景生教授为我院学术顾问。为进一步融合国家最高级别科研力量,高水平与高起点并行——“医院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与防治中心、顾东风院士合作研究室”于年10月揭牌!目前,心血管相关队列研究也正有条不紊地积极推进。青出于蓝胜于蓝。近年,继郭延松教授、陈慧教授、张建成教授喜获得国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后,陈海峰博士、林开阳博士、王欢博士等青年才俊也相继将国自然收入囊中!
万丈高楼平地起。目前,以两院区七个病区为主体的心血管临床诊疗,以福建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为两翼的基础医学研究,以福建省智慧医工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转化医学应用,以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与防治中心和顾东风院士合作研究室为制高点的新时代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医院心血管学科体系已初露峥嵘。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新一代省立心血管人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在心血管健康建设的大江大河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