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依科普说
细心的小伙伴都会发现,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两旁规划的都是绿化带而非农田,并且这些绿化带有一定的距离限制,铁路两侧50米、高速30米、国道20米。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这么大面积的土地种庄稼不好吗?绿化带究竟有什么作用?
中国热衷建设绿化带,为何欧美国家几乎没有?
绿化带指的是提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它在一个城市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尤其我国十分热衷于建设绿化带,而欧美等国家却很少见。
这主要是因为欧美的发展比较早,并且当时工业发展没有现在这样迅速,污染源很少,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到建设绿化带。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欧美很多国家的的国土面积较小,没有足够的地方提供绿化带的修建,所以只能修建公园替代道路的绿化。
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而且人口密集、车辆众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土面积充足,为了能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修建绿化带是必然的。
为什么铁路、公路两旁只能是绿化带,而非庄稼和建筑?
虽然绿化带能很好地改善空气质量,但为什么公路和铁路两旁30到50米不能种庄稼?农作物也是绿色植物,还能收获粮食岂不一举两得?
其实对于两旁绿化带的要求,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硬性要求,并且不允许种植庄稼,只能做绿化。
首先自然是为了环保,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就算是农作物也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但汽车尾气会对农作物的果实造成污染。
其次是为了降噪,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铁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这时候两旁的绿化带就能起到良好的降噪效果,有效降低噪音的传播,而农作物的话,高度不达标,没办法达到降噪效果。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为了方便之后的扩建,不管是高速还是铁路,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长期的发展考虑,所以在建设初期都会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后期道路加宽时无地可用。
绿化带除了降低空气污染外,还有哪些作用?
另外,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中也表示,之所以要求在道路两侧设立安全带,也不完全是因为环保,也是为了庇荫、滤尘,同时还能分隔交通,起到安全的功能。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绿色植物可以消除驾驶员视觉上的疲劳,白天相对还好一些,到了晚上,城市道路中灯火通明,很多街道的路灯如果没有绿化带的参与,会变得明显晃眼,这时司机不得不开启远光灯。
但如果这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远光灯的后果不堪设想,而有了绿化带的参与后,不仅可以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还能在心理上给驾驶员增添安全感。
最后个人观点: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开车的人,一定能发现,在绿化带的公路上行驶和在光秃秃的公路上行驶,完全是两种感觉。
并不是说农作物不能做绿化,而是它并不适合作为机动车道的绿化,试问经过了汽车尾气“熏陶”的农作物,你敢吃吗?而且农作物需要每年进行种植,而树木在第二年春天会自己开枝散叶,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