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医院的巨额收费票据。患者刘先生在心脏血管外科住院时间61天,花费万元。医院ICU副主任周青介绍:“万其实只是部分费用,刘先生从入院至今总治疗费用已超过万元。”(患者刘先生的住院票据)两年前的某天,刘先生在家突然呕吐不止,在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心梗、右侧冠状动脉严重堵塞。随后刘先生住进了ICU,为了救命,医生给他使用了最先进的急救设备—移动心肺仪ECMO进行治疗,仅这一项费用每天就得2万元。这样的花销让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里的积蓄瞬间清空。家人卖了仅有的两套房,东拼西凑又借了不少外债,好在把刘先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在医院,每个生命都可以明码标价,ICU能救一个人也能拖垮一个家。现在治病有多贵?肺癌治疗费用:40-80万;少儿白血病:50-80万;恶性肿瘤(癌症):15—60万;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现36万,血管复通手术15万以上;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每次平均元,一年16.5万;冠状动脉外科手术:一条桥至少15万元,平均23万元。摧毁一个家庭,一场大病就够了。ICU住一晚要2万多,和一些进口特效药一样,社保都没法报销。一旦罹患重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治疗费用,普通家庭根本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来。医院,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病人明明有医治的方案,却因为没钱,只能选择放弃治疗。那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很多人买错保险,花了很多钱最后打水漂,这样的坑我已经踩过。
所以我希望找一个真正懂保险的人,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我们全面评估和分析风险与产品,更有利于我们去作选择。
反正多看看也不亏。(本文不推销保险)
先分享些干货,做好课前了解:
1
交了社保,就不用买保险了?其实,社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赔付有很多的限制。
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上以上、报销比例外和社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是要自己承担。
作为一个成年人,除了努力挣钱,给自己和家人配置合适的保险更是非常重要。万一哪天身为经济支柱的我们不在了,我们身后的债务谁来还?家人的生活费、子女的学费等等开支,谁来承担?世卫组织推测,未来20年,世界癌症病例将增加60%!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每天有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来源:人民网)同时,科技进步使得重大疾病增加了被治愈的机会,对患者来说生存的希望增加了,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钱。
在放弃与治愈面前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保险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养老等风险时,帮我们把损失降到最低。
2
90%的人对保险的错误认知误解一:保险是有钱才买的,穷人买不起
真正的有钱人,恰恰不需要保险救命。因为治病的钱对他们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不会造成大的负担。
但普通家庭就不一样,一场大病就可以击垮一个中产家庭。
误解二:保险派上场的概率特低,没必要买很多人抱着“不生病,买保险就亏了”的心理,认为保险跟彩票一样,发生的概率低。但在现今生活环境以及如此快工作节奏,谁还敢说永远不会手术住院呢?看看如果拥有保单,关键时刻真的是救命稻草!大病花费:约80万
病后收入损失:50万/年*2=万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万
医院花费80万,经过商保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万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家庭收入损失,生场病也没影响一家人正常生活。而没有买保险的情况下,一次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费用,如下图,一下子万就没了。现在科技进步使得重大疾病增加了被治愈的机会,对患者来说生存的希望增加了,同时花更多钱的概率更大了。误解三:保险只考虑宝宝,大人却在“裸奔”中国家庭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买保险也不例外。其实,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孩子”。只要是大人健康的,孩子的生存状况就有保障。但万一大人发生了意外,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断了,孩子未来的生活就很难有保障了。3
保险的坑很多,该怎么办?很多人容易遇到的坑:一、市面上,万能险、返还型保单还在被吹捧,很多人稀里糊涂就买了,知道真相时,悔不当初。二、很多人因为熟人介绍,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都配置齐全了,以为已经有安稳的保障。而且,没几个人会再细看保单上的条款。自己买了什么能保什么,一脸迷茫。保险对于每个家庭至关重要,但保险不能瞎买,保险本身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投保前一定要多学习、多了解,这样才不会轻易走进误区。那普通人如何避免掉坑呢?买保险,一定要找专业的团队,为了避免大家掉进买错保险的坑,这里,必须推荐一个专业靠谱的第三方专业平台——泰合规划。由于之前活动十分火爆,很多朋友没预约上。经过我与泰合规划团队再次争取,原本需要元的保障规划服务,限量免费个名额,给予粉丝们体验一次。IDM室内设计师网粉丝福利
原价元,限时特价0元
现在扫码可免费领取
??????
①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