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今年三月出初,广东出台了《广东省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下称:《方案》)。3月31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广东去年以来的安全生产防治情况,并解读《方案》。
《方案》印发后初显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是由于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超过了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1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超万辆,驾驶人超万人,导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依然偏大,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占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的近八成,交通事故已成为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
今年3月6日,广东印发的《方案》,围绕人、车、路、企、救五大方面18项突出风险,一共提出55条具体防范措施,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高涌涛介绍称,《方案》分别选取广州、清远两市作为试点城市,鼓励试点城市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统计数字显示,在《方案》印发后,自3月11日全省动员会召开以来至今,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5.55%,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3.02%,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37%交通事故发生在国省道
新快报记者从《方案》了解到,其将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作为防范化解道路安全设施缺失风险的一项具体措施。对此,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刘振星进一步解释称,去年公安部、省政府先后部署开展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这次省政府又将其纳入系统防范化解工作,突显了国省道安全管理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近三年全省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有37%发生在国省道,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中,有40%发生在国省道。刘振星表示,广东虽已基本建成国省道交通安全防控网络,但安全管控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部分路段安全设施缺乏、隐患风险高,客货交织、机非混行通行秩序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警力常年无增长、老龄化趋势加剧,传统检查模式低效、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都成为制约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发展的瓶颈。
将加大农村公共交通投入
近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也愈发突显,此次《方案》中,对于防范化解农村交通安全基础薄弱风险的问题亦有所强调。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付伦香介绍,今年将首先加大农村公共交通投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标准。其次是加大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出入口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力度,针对现有的18.3万公里农村公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力争年底前,县乡道与国省道平交路口%完成清理遮挡视线的绿化带、交通信号灯、减速带建设,国省道沿线村道出入口%完成平安村口建设,在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增设中央隔离、机非隔离、人行过街、照明路灯等设施。
付伦香还表示,将调整农村道路交通运力结构。加大农村客运车辆投入和补助资金,优化运营线路,支持大型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农村客运服务质量和减少旅客乘座货车、农用车出行。
采写:新快报记者黄嘉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