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
肠炎、肠毒综合症夏天多发,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家禽喝水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排泄量也增加,造成地面潮湿,空气中湿度过大,再加上高温天气,形成畜舍内高温高湿环境,引起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料槽中饲料霉变等病因频发,特别是地面养殖发病率更高。如何减少此疾病的发病率呢?养殖户应如何管理呢?下面咱们了解一下肠炎、肠毒综合症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减少咱们在养殖过程中的损失。
病因
1.小肠球虫的感染
小肠球虫的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小肠球虫主要寄生于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当其大量生长繁殖时,必然导致肠粘膜增厚,水肿,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则几乎使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所以发病鸡群所排的粪便就很稀薄且不成形,内含有没有被消化的饲料。
2、细菌感染
细菌能引起肠炎,也是肉鸡肠毒综合症的病因之一:如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通过刺激破坏肠道黏膜,同时引起炎症使肠蠕动速度加快,消化液排泄过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导致消化不良。
3、病毒感染
病毒也是引起肠毒综合症的诱因之一;如呼肠弧病毒引起肠炎,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
4、肠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
由于季节、饲料、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内PH值严重降低,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又由于此时肠道处于厌氧环境,魏氏梭菌、肠梭菌等厌氧菌会大量繁殖,有害菌与球虫相互协调而加强了致病性。这样就会造成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能加重致病性。菌群所分泌的毒素增多,刺激肠道粘膜使肠蠕动加快,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消化不良,未消化的饲料随同脱落的粘膜一起排出体外,形成特征性的西红柿样或鱼肠样粪便。
5、电解质大量流失
由于球虫和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和肠道吸收障碍,使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破裂崩解,使电解质大量流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流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强,这也是肉鸡猝死症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6、自体中毒
在发病的过程中,大量的肠道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脱落的肠粘膜、死亡的虫体等在体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时,肠道内异常菌群分泌的毒素均会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出现兴奋不安、尖叫、瘫痪而衰竭死亡等症状。
7、饲料因素
饲料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能促进细菌与球虫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所以营养越丰富,发病率就越高,症状就越严重。而饲喂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较低。另外霉变饲料也能加重病。
8、药物中毒
长期用药,使药物对肠道粘膜造成损伤,引发肠炎。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勤换垫料,减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特别是饲槽、饮水器要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光照强度、时间、温度、湿度,应符合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
3、饲料:料中长期拌入霉必解,防治饲料发霉,禁止使用霉变饲料。科学的添加饲料蛋白和维生素。
4、合理运用肠炎独净预防,给予适量的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鱼肝油等营养产品,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关于肠炎独净
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
本品为淡黄色粉末
药效学环丙沙星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杀菌药。其杀菌作用依赖药物浓度,敏感菌株用药后20~30分钟可被杀死。对静止期和生长期细菌的复制均有作用,一般认为其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Ⅱ型拓扑异构酶),从而干扰DNA超螺旋和DNA的合成。环丙沙星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均有效,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弯曲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气单胞杄菌、嗜血杆菌、变形菌、耶尔森氏菌、沙雷氏菌和弧菌等多数菌株。其他敏感菌还包括衣原体、支原体以及分枝杄菌。不推荐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盐酸小檗碱具广谱抗菌作用,体外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脑膜炎球菌等作用较强。两种药物常有协同作用。
药动学鰻鲡口灌后的消除半衰期是51.9小时,达峰时间的0.9小时,最大峰浓为0.46μg/单次给药剂量为10.0mg/kg);以10g/ml的浓度浸浴48小时,最大峰浓度为0.12g/ml,达峰时间为0.2小时,半衰期为15.5小时。
抗菌药。临床主要用于肠炎、腹泻。
以本品计。混饮:本品g兑水~斤。
按规定的用法与用量使用尚未见不良反应
度日
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