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学先锋重症代谢性酸中毒的碳酸氢盐治

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刘树元译

//摘要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使用碳酸氢盐治疗仍存争议。对于持续丢失碳酸氢盐的非卧床患者,特别是罹患肾小管性酸中毒或腹泻的患者,慢性碳酸氢盐替代治疗是有明确指征的。对于急性乳酸酸中毒和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中,如果临床状况正在改善,则乳酸和酮体可以转化为碳酸氢盐。对于这些患者,治疗必须个体化。通常,碳酸氢盐应在动脉血pH≤7.0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应通过计算给予恰当剂量以使pH达到7.2。临床医师对重度酸血症患者补充碳酸氢盐的冲动几乎是难以抗拒的。但是,除非临床情况已明确表明有益处,否则应限制这种干预措施。在这里,我们讨论碳酸氢盐治疗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利与弊。

代谢性酸中毒以原发性体内缓冲碱消耗(包括血液碳酸氢盐浓度下降)为特征的酸碱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很多(表1),并且有多种机制最大限度地缓和动脉pH下降。如果同时存在另一种原发的、相反的紊乱(如呕吐等使碳酸氢盐浓度升高,或呼吸性碱中毒等使动脉PCO2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pH值可能正常甚至升高。代谢性酸中毒与“酸血症”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特指血液pH值下降的情形而非过程。

表1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主要机制

真性HCO3缺乏

胃肠道

H+增加

外源酸

脂质代谢异常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

正常蛋白质代谢

临床举例

肾小管性酸中毒

腹泻

使用NH4Cl,毒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a

乳酸

尿毒症酸中毒

a也是真性HCO3缺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无论在入院前还是入院后,尿中都会丢失酮体(“潜在的”HCO3)

Kraut和Kurtz最近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强调,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何时使用碳酸氢盐尚不确定。报告称,与重症监护医师相比,肾病医师倾向于更高的目标pH值治疗方案。40%的重症科医师不会使用碳酸氢盐,除非pH<7.0;而只有6%的肾脏科医师会等到pH值降至如此低的水平才使用碳酸氢盐(P0.01)。同样,80%的肾脏病医师在决定碳酸氢盐治疗时会考虑PCO2,而只有59%的重症监护医师会考虑PCO2(P0.02)。对于乳酸酸中毒患者,有86%的肾脏科医师会使用碳酸氢盐治疗,而2/3的重症监护医师会使用碳酸氢盐(P0.05)。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则差异更大。60%的肾脏科医师会使用碳酸氢盐治疗,而只有28%的重症监护医师会使用碳酸氢盐(P0.01)。他们均通过持续输注的方式给予碳酸氢盐,目标是动脉pH达到7.2。75%的肾脏科医师会计算所需的碳酸氢盐剂量,而只有1/3的重症监护医师会这样做。

代谢性酸中毒可因体内碳酸氢盐丢失(例如腹泻)或生成可转变回碳酸氢盐的阴离子碱而引起(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见表1)。这种非碳酸氢根的阴离子通常称为“潜在”碳酸氢根。对于真正的碳酸氢盐缺乏的患者补充碳酸氢盐没有争议。然而,如果碳酸氢盐浓度的降低是由于其转化为另一种碱,则使用碳酸氢钠会引发争议,因为经过一定时间后,该碱可以转化回碳酸氢盐。我们知道,如果乙酰乙酸盐和β-羟基丁酸或乳酸盐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碳酸氢盐,而不会发病或死亡,那么就没有理由使用碳酸氢盐。

当考虑急性碳酸氢盐替代治疗时,应考虑四个问题:(1)酸血症有哪些损害?它们何时显现?(2)酸血症严重到何种程度必须进行治疗?(3)应给予多少碳酸氢盐,剂量如何计算?(4)碳酸氢盐治疗的有害作用是什么?

严重的酸血症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下降和BP下降。酸血症还会降低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力;它还使氧合血红蛋白曲线向右移动,从而释放出更多的O2-也即玻尔效应。氢离子可结合细胞内蛋白质以及细胞外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因此,酸血症可能会对细胞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酶促反应、ATP生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和骨形成/吸收。

弱碱或弱酸盐形式的药物均具有解离常数。弱酸盐在酸性环境中会更多的以非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可能会显示出增强的毒性。乙酰水杨酸是酸血症导致毒性增强的例子之一,其他弱酸盐包括甲苯磺丁脲(一种降糖药)、甲氨蝶呤、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等。尽管解离程度只是决定药物跨细胞膜溶解度的因素之一,但在pH值可能发生变化的部位至关重要。

所有生理机制和器官功能的最佳细胞外pH值为7.4。与此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组织的细胞内pH值均为7.1左右。有许多不同的机制可以将细胞外和细胞内pH保持在较窄的范围内波动。偏离正常pH值显然会降低所有反应的效率,尽管程度会因特定情形而有差别。例如,酸血症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于癫痫发作,但却使心肌易于发生心律失常。因为我们通常不测量细胞内pH,所以使用细胞外pH(动脉或静脉)作为替代。尽管大多数酸碱生理学的权威人士都会对动脉pH7.1的患者使用碳酸氢盐,但是,正如我们所讨论的那样,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

碳酸氢盐的分布容积大约是全身总体水量。在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中,认为碳酸氢盐的分布容积介于50%至%,主要因酸血症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这种分布显然会影响到碳酸氢盐缺失量的计算。当然,任何计算出的数值都只是近似值。应仔细监测患者,并根据情况改变碳酸氢盐的给药量。Fernandez等推导出了用于计算碳酸氢盐间隙的更精确的公式:(0.4+2.6/[HCO3])(体重)。图形化的公式(参考文献7中的图5)表明,“表观”碳酸氢盐间隙随着酸血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随碱血症下降很少。尽管他们使用了来自几项人体研究的实际数据,仍不清楚在分析急性酸碱性疾病时是否考虑到肾脏对酸血症的反应。像任何其他指导碳酸氢盐治疗的工具一样,该公式应只是一个起点,应随着临床情况的进展而修改。

在某些患者中,可能只需要补充少量的碳酸氢盐。例如,如果患者的PCO2为13mmHg,碳酸氢盐为4mEq/L,则其动脉pH为7.1。如果碳酸氢盐浓度增加一倍(提高到8mEq/L),那么血液的pH值将增加到7.4。当然,只有当PCO2不变时这一关系才成立。在此示例中,在PCO2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碳酸氢盐浓度仅升高1mEq/L,则pH值将高于7.2。然而,当输注NaHCO3后,动脉PCO2通常不会保持不变。在严重酸中毒的患者中,当输入碳酸氢钠(5分钟内输入1.5mmol/kg)时,PCO2可升高6.7±1.8mmHg。相反,输注THAM?(HospiraInc.,LakeForest,IL)或CarbiCarb?(国际药物治疗系统,SouthElMonte,CA)不会影响动脉PCO2。这些观察结果使得一些研究者把这些化合物作为优选。

碳酸氢盐治疗也可能增加死亡率。这在人类和动物实验的各种酸血症条件下已经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ljizheng.com/ndzl/8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